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相爱相杀”近三年的抖腾大战仍在持续。2020年2月2日,抖音对外披露已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正式提交诉状,起诉腾讯垄断。抖音表示,腾讯通过微信和QQ限制用户分享来自抖音的内容,构成了《反垄断法》所禁止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
抖音要求法院判定腾讯停止这一行为,并索赔9000万元。
当天,腾讯方面做出回应,称相关指控不属实。腾讯还表示,字节跳动旗下包括抖音等多款产品,“通过各种不正当竞争方式违规获取微信用户个人信息”,对此,腾讯将继续提起诉讼。
随后,抖音方面再次发表声明称,腾讯封禁抖音达三年之久,既侵犯了抖音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用户利益。抖音还表示,用户对自己的数据具有绝对的、可完全控制的权利,应该远远高于平台的权利,不应该成为腾讯公司的“私产”。
抖腾大战由来已久
正如抖音官方声明所述,腾讯与抖音的纠纷始于2018年。当年4月微信和QQ开始封禁抖音,用户分享抖音链接到上述平台均无法正常播放。随后5月张一鸣和马化腾在朋友圈的“口水仗”引发外界热议。
5月份,张一鸣发布了一条朋友圈,内容是“celebrate small success”(“庆祝一个小小的成就”),配图为2018年第一季度苹果商店下载榜和抖音Tik tok商标,其中苹果商店下载榜显示抖音海外版Tik tok在第一季度APP下载量中排名全球第一。在该动态下张一鸣感慨道,“微信的借口封杀,微视的抄袭搬运,挡不住抖音的步伐。”对此,马化腾回复:“可以理解为诽谤。”
张一鸣则回应,微信借口封杀不合适讨论,微视的抄袭搬运一直在公证。并表示“材料我单独发给你”。马化腾则回复道,“要公证你们的太多了。”
6月份腾讯先发制人,发出公告表示已将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起诉至法院,理由是二者涉嫌不正当竞争。同时宣布暂停与上述两公司的合作。与此同时,字节跳动以同样理由对腾讯提起诉讼。
随后2019年初,腾讯再次以“擅自获取用户信息”为由,将抖音起诉至天津滨海法院,法院判决腾讯主张的用户昵称、头像权益归属腾讯。7月,腾讯又以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为由,将字节跳动告上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要求其旗下西瓜视频停止以直播方式传播《穿越火线》游戏的内容。
此后两家企业虽然摩擦不断,但影响不大。比如今年1月7日,字节跳动副总裁谢欣在微头条控诉微信开放平台,称“飞书文档”微信小程序在审核流程上被卡将近两个月。1月28日,北京字节跳动CEO张楠表示,因为抖音被微信封禁,用户的表达互动需求在抖音内部开始发酵,促进了抖音的社交。两次均未引发外界较大反应,腾讯也未予回应。
抖腾缘何波澜不断?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如何稳住并扩展自己的流量池向来是互联网企业重心。抖音尚未成势之前,BAT腾讯、阿里、百度几乎三分天下,随后百度错失移动互联网发展时机,出现式微势头,代之而起的是字节跳动的崛起。特别是2016年抖音出现后,字节跳动以风卷残云的气势收割大量共域流量,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20年9月,连同抖音火山版在内,抖音日活已突破6亿。
而腾讯旗下短视频APP微视因战略问题一直发展不顺,虽然之后再次被腾讯作为战略重点,但微视DOU依然不及抖音。
“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的商业价值巨大,而目前在这一领域抖音具有绝对优势,不过近期张小龙宣布对视频号加大投入,视频号的崛起也很迅速。基于微信的活跃用户数量,以及微信与抖音用户群体的巨大重叠性,视频号是最有潜力对抖音地位产生巨大威胁的。”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胡麒牧接受大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胡麒牧进一步称,“从抖音方面表述看,抖音和视频号的竞争地位是不平等的,微信人为限制了两者的竞争。这就是抖音诉微信的主要原因。”
反垄断背景下, "南山必胜客"能赢?
在此之前的2020年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出台《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该文件明确指出,红包补贴、品牌屏蔽、“二选一”、“大数据杀熟”、搜索降权、流量限制、技术障碍等都可能成为滥用支配地位行为的表现形式,且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案件不一定需要界定相关市场。
随后在12月11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中央高层首次明确表示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可见中央高层加强互联网平台反垄断的决心。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