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装逼的词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去年此时一时兴起写了一篇“2013年中国互联网10大装逼词汇”,引发的转载度和热议超过了我在2013年任何一篇真正用心写的深度的分析文章,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其中“互联网思维”、“颠覆”、“逼格”、“用户痛点”等词汇的入选引发了强烈的共鸣,今年哪些装逼词汇会入选呢?
和去年一样,2014年做出来的评选仅代表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的个人观点,不做权威引用源头。
大数据
如果2013年“互联网思维”是荣登榜首的装逼词汇的话,那么2014年“大数据”则众望所归的排名第一。大数据往往伴随着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概念一起出现,早年主要是BAT这样的企业喜欢用这个词汇,毕竟他们这些平台每天都有几亿的用户搜索、购物、通讯的数据。但进入了2014年我们发现这个词汇真的被用烂了,的被用烂了,被用烂了,用烂了,烂了,了。
做菜谱的软件说自己玩大数据(你们知道我在说谁),女性经期服务的APP也做说自己利用了大数据(你们同样知道我在说谁),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做餐饮的也做说利用大数据卖煎饼(你们依然知道我在说谁)。总之,我们可以盘点下2014年获得大额容易的互联网企业,基本都在宣传上和大数据挂钩了。反过来类推理,我们的创业者在和投资者谈判时,记得把这个词汇挂着嘴边,那你会让你的企业和个人形象迅速升值。
关联词汇:云计算、物联网、平台
粉丝经济相比“大数据”这种高冷且高大上的词汇,“粉丝经济”则显得更亲民,更接地气。笔者第一次听说粉丝经济还得追溯到十年前了(当然这个词汇火爆还是因为罗振宇、黎万强等人),当时超女异常火爆。我那个时候还在上学,有一次去小卖部时看到很多中小学生成群结队的买超女的海报、贴画等物料,小卖部的老板喜笑颜开,说了一句在今年看起开非常牛叉的话:粉丝经济啊,这个粉丝经济太可怕了。
当然要说罗振宇或者超男快女是粉丝经济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从事传销行业的大哥大姐们可就不服了,人家可是改革开放后就忠实的践行“粉丝经济”这一理念,并且让粉丝的粉丝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当然,他们非常感谢“粉丝经济”这个词汇的出现,从此后他们明白了信息不仅仅要单向传播,还得进行互动,这就是传销2.0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联词汇:社群、参与感、罗辑思维、众筹、接地气
生态系统你以为京东是卖东西的吗?错,人家是做电商生态系统的;你以为万达是百货吗?错,人家是做城市生活生态系统的;你以为百度是做搜索的吗?错,人家是做综合的互联网生态系统的。目前利用“生态系统”这四个词进行逼格提升的公司不超过10家,基本都是中国互联网前十名的企业,但我们可以预测到在2015年这个词汇会像“大数据”一样烂大街,那些做菜谱的,做互联网金融的,做智能硬件的,做互联网教育的,做O2O的企业都会频繁的提及这个词汇。
生态系统这个词汇我相信很多人最早是从小学《自然》里面看到的,提到这个词汇我们会联想到光合作用、热带雨林、温室效应,以及老师威严的宣布“把生态系统名词解释这段抄写10遍”。但今天看来,对于我们的互联网从业者,提及生态系统这个词汇还有多少人会和大自然联系起来呢?可以说互联网的出现,毁掉了至少几百个我们曾经看来非常美好的词汇,比如“奇葩、任性、香蕉、木耳、苹果、老师、专家、教授”等等。
关联词汇:BAT、开放平台、生态体系
O2OO2O这个名词的出现,让我们的保姆、快递员、按摩师、餐厅服务员、导购小姐有了一个庄严的头衔:中国互联网O2O产业实践者!不同我们常说的“大数据这个词汇被用烂大街”是一种修饰手法,O2O这个的的确确是一个满大街都在进行实践的词汇。我们在大街上看到的快递员、餐厅、KTV、电影院、出租车、鲜花点、商场、超市等等都是O2O产业的参与者,这个产业所蕴含的能量比现在的互联网市场大了可能10倍都不止。
不可否认,数字和字母结合的词汇出现时,除了有书写上的麻烦,要读出来也容易引发争议。就以O2O为例,我至少不止一次的听到过以下4种读法:欧凸欧(互联网从业者读法)、零二零(电视台真是这么读的)、欧二欧(普通网民读法)、圈二圈(非网民)。我在想O2O这个词汇能不能用汉字来代替,就像电脑代替PC一样呢?
关联词汇:美团、陌陌、家政、58同城
IP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