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洞察 >

巨头竞相跨界入场,互联网风口能把猪吹多高?

时间:2020-10-09 09:34|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语:猪肉在去年的价格一路飞涨,由于非洲猪瘟的缘故,猪肉价格一度翻倍再翻倍,国内也有一些养猪小企业因为猪瘟也推出了养猪行业;如今随着互联网的进步,“互联网养猪”逐渐出现在养殖业里,用互联网和技术来进行管控,提高出栏率;本文作者分析了互联网养猪的现状和发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巨头竞相跨界入场,互联网风口能把猪吹多高?

“不好好学习,就回去养猪去”,一度是老师教育学生要认真读书的口头禅。

一直以来,养猪都是又脏又累还不赚钱的代名词,就是这样一个遭到厌恶的行业,如今似乎又焕发了新一春,足以颠覆我们的想象。

猪肉,是中国人最为根本的肉食来源,占据了中国人肉类消费的七成;每年中国以占据了全球20%人口消灭了全球50%的猪肉,这也使得国内的猪肉市场达到了惊人的万亿级别。

在这样的巨额诱惑之下,众多互联网公司跨界闯入生猪养殖领域。

那么,互联网养猪,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一、生猪养殖,有这么香?

庞大的市场是最为吸引互联网巨头入场的主因;猪肉作为中国人的主要肉食来源,也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猪肉消费国,每年的猪肉消费量均超过了5000万吨,巨额的猪肉消费量意味着市场前景非常庞大。

但是,国内的生猪供应量却无法填住这一巨大的消费需求,中国的进口猪肉量连年攀升。

由于国内的生猪养殖的结构主要由散户所构成,导致了整个猪肉市场的产业还处在一个割裂状;从养殖到运输最后到屠宰及销售,各个环节都存在着脱节,没有形成一整条完善的产业链条,生猪的产量较低;因此这也为互联网巨头入局提供了一个好的切入点。

 巨头竞相跨界入场,互联网风口能把猪吹多高?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

此外,政策的推出也进一步为生猪养殖市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2013年上海黄浦江松江端水域出现了大量漂浮死猪,这使得各地政府开始加大了对散养养殖户的管理,同时出台了相关政策。

在随着国内养殖环保政策不断收紧,条件较差的中小养殖户在这一波洗牌中逐渐退出,而环境及条件较好的大型养殖场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同时针对环保的高要求将能够提升行业标准,同时加速现代化的养殖体系的建立。

依靠着互联网起家的互联网企业在进入养殖市场之时自带了浓厚的科技属性,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将能够更加适应现代化的养殖环境,对于新技术的运用也相对更加熟练。

多方面的因素作用之下,吸引了多家互联网巨头跨界加入到了“养猪大军”之中,掀起了一波互联网养猪的热潮。

二、互联网养猪,真的不只是一个噱头吗?

2016年11月25日,网易味央黑猪开放了第一次拍卖,一整头黑猪肉,最后成交价格达到了惊人的88801元。

价值8.8万元的一头猪在当时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是真值这个价还是只是炒作,是当时各方所争论的重点。

难道互联网养猪真的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吗?

要想进入生猪养殖市场其实仍然面临着极大的困难——虽然市场十分广阔,看似拥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但实际上当前的整个生猪养殖还尚且类似于红海市场,处在一个相对饱和的状态目前国内的整个养殖市场仍然是以散户养殖为主流,养殖行业集中度维持在极低的水平。

根据锐观咨询统计的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之中,行业龙头温氏股份、牧原股份及正邦科技总共只占据了整个市场的5.6%,而高达94.4%的市场仍然是由其他中小散户所占据。

这表明了当前国内的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极低,互联网巨头要想进入形成规模化养殖将面临着较大的竞争。

 巨头竞相跨界入场,互联网风口能把猪吹多高?

图源:锐观咨询

其次,生猪养殖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和时间网易早在2009年就宣布进行生猪养殖计划,但直到2016年第一头猪才出栏。

可以想象,强如网易在入局生猪养殖之后都需要7年的时间才开始有猪出栏,在这之后又究竟耗费了多少资金可想而知;养殖场地、饲料、相关的一系列配套的人员,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支出。

除此之外,各类技术的研发和投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这就需要进入这一行业之中的互联网企业需要大量的成本,而就注定只有拥有强大资金优势的互联网企业才有能力进入这一市场。

最后一点是,互联网养猪真的有这一需求吗?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