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这或许是2021年互联网的最重磅消息,7月14日晚间,有报道称,中国互联网的两大巨头阿里巴巴、腾讯正在考虑互相开放生态系统。消息直接引爆了在美股上市的阿里巴巴,当晚一度大涨超3%。
阿里巴巴、腾讯的市值体量都超过3万亿,几乎将中国互联网划分成了阿里系、腾讯系,有分析人士表示,阿里巴巴与腾讯互相开放生态,或许是出于反垄断监管的考量,也或许出于商业生态合作的考虑。
腾讯、阿里巴巴的“牵手”,将是谁的胜利?
阿里巴巴与腾讯要“牵手”了?
7月14日晚间,据外媒报道,有消息人士称,阿里巴巴和腾讯考虑互相开放生态系统,阿里巴巴的初步举措可能包括将微信支付引入淘宝和天猫;而腾讯可能将允许阿里巴巴的电商信息在微信分享,或者允许微信用户通过小程序使用阿里巴巴的一些服务。
华尔街日报称,这将对中国的消费者互联网产生重大影响,此前因系统的相对封闭,中国的消费者互联网往往因二者的竞争关系分立为两大阵营,比如用户不能在淘宝中使用微信支付等。
据知情人士透露,现在两家公司正在分别制定放松限制的计划。放松限制后消费者将拥有更便捷的体验,对阿里巴巴和腾讯而言,此举可能激发更多的竞争,但同时因为生态互通,双方也会更了解彼此。
此消息一出,阿里巴巴美股盘前大涨超3%,开盘后稍有回落,截至发稿,涨幅回落至2%,腾讯控股ADR盘前一度大涨3.76%,而背靠腾讯的拼多多却“躺枪”了,盘中一度大跌超5%。
在此之前,两大巨头似乎已经释放了信号,阿里巴巴在微信上架了闲鱼、1688、盒马集市、菜鸟等几款小程序。
盒马集市的微信小程序
今年3月,有知情人士曾爆料,淘宝方面拟开通特价版微信小程序,该小程序目前还未上线,传后续推出后将支持微信支付。
更早之前,阿里旗下的淘宝特价版曾在春节前夕登陆过微信小程序,当时的名称为“拣值了”,但上线不久后,便被暂停了服务。
可以看出,两家巨头正在尝试性地探索如何深入合作。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阿里巴巴与腾讯真的坦诚地互相开放生态,未来或许能够看到,在淘宝购物可以用微信支付;在微信聊天框中分享淘宝等阿里系产品的链接、可以在微信参与双十一狂欢购物节、腾讯广告资源对阿里旗下产品全面开放……
单纯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两家巨头能够达成合作,互相开放生态,对用户无疑是好消息,但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两家巨头的合作难度不可谓不小。
那么,这两家万亿级互联网巨头真的能放下往日恩恩怨怨,“握手言和”,“你好,我好,大家好”?
阿里巴巴、腾讯“分割”了中国互联网
阿里巴巴、腾讯,几乎是所有中国互联网企业都无法绕过去的两座大山。
微信、微博、拼多多、美团和天猫几乎是国民打开率最高的APP,其中微信、拼多多、美团隶属腾讯系,而天猫、微博为阿里巴巴系。
阿里巴巴依靠最初的淘宝,逐步扩展到天猫、阿里巴巴、速卖通等电商平台,并通过一系列的收购和投资,在电商、支付、社交、外卖等领域都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在国内互联网占有了非常强大的话语权。
2013年,腾讯靠着QQ起家,后因内部竞争诞生出微信,而后又推出微信支付,也通过一系列的收购和投资,让其产生高达10亿的高粘性庞大用户流量,在社交、支付、数字娱乐领域都是当之无愧的巨头。
从市值的体量对比,截至7月14日,阿里巴巴的总市值为56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719亿元),腾讯的总市值亦高达5340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4434亿元)。
从经营业绩对比,2020年度,阿里巴巴的营收规模达到7173亿元,净利润为1506亿元;腾讯的体量也非常庞大,营收规模达4821亿元,净利润为1598亿元。
体量如此之大的互联网巨头,且大部分核心业务都在中国内地,因此腾讯、阿里巴巴的业务早已深度一致,竞争不可避免。
二者的正面交锋始于2013年,淘宝率先发难,掐断了微信的访问,表示微信不安全,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很多用户误入钓鱼链接,导致支付账号和密码被套取等问题。随后,微信也立马反击,将导向淘宝网站流量渠道全部关闭,并且提示用户该地址已被屏蔽。阿里系与腾讯系的相互封杀一直持续到现在。
现如今,阿里巴巴与腾讯的战局仍非常焦灼,以下战场仍在继续: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