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內地監管部門連番出手治理網絡平台亂象,工信部最新開展互聯網行業專項整治行動。科網公司無序經營年代不再,市場扭轉對相關企業經營前景的樂觀預期,資金昨日大手沽貨減持股份,ATM(阿里、騰訊、美團)股價急瀉6%至13%;3隻重磅新經濟股拖累下,恒指昨日急跌1129點,是去年5月以來最大跌幅,單日市值蒸發2.5萬億元。分析員建議暫時避開科網股,可留意防守力較佳的本地公用股。
內地網絡監管工作在第三季持續推進,市監局上周責令騰訊(00700)在30日內解除網絡音樂獨家版權;另邊廂,工信部開展互聯網行業專項整治行動,行動聚焦擾亂市場秩序、侵害用戶權益、威脅數據安全、違反資源和資質管理規定等四方面8類問題,涉及22個具體場景。在強監管下,市場避開科網股,觸發整體板塊股份雪球式下滑。
在ATM中,美團(03690)被沽得最殘,股價急跌13.7%,報235.6元,創去年9月以來低位;騰訊股價跌7.7%,報490元;阿里(09988)股價跌6.3%,報192.1元。受到科網股拖累,恒指昨日急跌1129點,或4.1%,收報26192點,是去年5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單ATM便拖低恒指600點。科技指數跌477點,報6790點,是3月以來最大點數跌幅。主板成交額2682億元,較上日增加92%。經此一跌,港股市值蒸發2.5萬億元。
騰訊跌7.7%失守500元大關
光大新鴻基證券策略師伍禮賢指出,市場關注科網行業相關監管規例會陸續出台,所以投資者先行沽出持股,導致板塊股份大幅下跌,估計後市會反覆回吐。由於昨日跌勢過急,短線不排除有反彈,只是在監管壓力下,反彈幅度有限。伍禮賢提醒,雖然新經濟股現價估值逐漸進入吸引區域,可是相關股份波動性大,投資者不要輕易入市撈底,除非願意長期持有股份。
光銀國際研究部主管林樵基表示,美國10年期國債實際孳息率跌至紀錄低位的-1.127%,並非因為投資者看淡經濟增長前景,而是因為環球股市有調整壓力,資金尋找安全資產作避風塘,部分泊入美國國債,情況只屬暫時性。新經濟股回調的同時,本地傳統經濟股卻逆市造好,顯示資金不想離開股市,選擇低風險股份。
林樵基建議,投資者可考慮悉數減持新經濟股,並預留半數資金,候低吸納優質龍頭新經濟股;餘下半數資金配置本地公用股或本地地產發展股。若果投資者至今未持有新經濟股,可考慮分段買入騰訊、阿里巴巴。
業績面臨下調風險
另外,中信証券表示,受到眾多因素影響,內地互聯網巨企短期業績增速,相較美國同類股份明顯不佔優勢,2022、2023年業績有可能在下半年面臨下調風險,短期股價走勢缺乏上行支撐。然而,互聯網板塊中長期基本面依然穩健,政策監管的主旨在於維護互聯網行業的長周期健康、有序發展。互聯網巨企估值正逐步顯現安全邊際。隨着行業的規範,2022年互聯網公司業績有望逐步改善;建議關注長周期競爭地位穩固,且具有新業務、新貨幣化拓展空間的一線龍頭股。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