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科網監管政策風險升溫。市傳美國或限制美國基金在中國進行投資,觸發科網股再度被拋售,美團(03690)股價急插17%。受到科網股拖累,恒指昨日急跌1105點或4%;科技指數跌幅接近8%。主板成交額錄得破紀錄的3606億元。證券界人士認為,由於內地可能尚有科網監管政策等待出台,目前低撈科網股,猶如「蒙眼跑步」。分析員稱,投資者若能夠承受賬面損失,可考慮分4注入市低吸科網股。\大公報記者 周寶森
內地接連出台監管政策,投資者已陷入「驚弓之鳥」的心理狀態,昨日坊間傳出多項中資股及科網股的利淡消息,投資者未待查證,便慌忙沽貨離場,出現人踩人的「走火警」亂象。消息昨日指在美國掛牌的的中資公司,必須披露潛在的政策風險,否則可能違反法律。及後又傳出,美國可能會限制美國基金在中國進行投資,變相迫美國基金拋售中資股。
基金繼續洗倉,科網股跌跌不休,阿里健康(00241)股價跌18.5%,報10.12元;美團股價跌17.6%,報194元;阿里巴巴(09988)股價跌6.3%,報179.9元。花旗指出,內地加強科網行業監管措施,導致科網股被拋售;該行相信,內地未來數周或會出台更多新監管規則。因此,為提振投資者信心,科網巨企應該推出新股份回購計劃,或增加回購規模。
花旗:科企應回購股份
麥格理認為,投資者不單需要關注連串監管對科網估值的影響,也要關注監管規則對盈利能力的影響,並且未來業績能否符合市場預期。麥格理相信,科網行業現時整體盈利欠缺顯著上行空間,市場對企業的盈利預測偏高。市場對整體科網股2022年盈利預測高估約27%,其間對騰訊(00700)及阿里巴巴的盈測高估11%。不過,該行指騰訊、阿里巴巴估值處於歷史水平下限,較為吸引。
iFast Global Markets副總裁溫鋼城認為,科網行業監管政策仍有待出台,在政策明朗前買入科網股,猶如「蒙眼跑步」。按技術分析,科網股短線應該有反彈,只是無法判斷跌浪是否完結,關鍵在於內地部門對科網行業的調查深度。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同樣稱,由於政策面利淡科網股,所以即使現價便宜,但盈利增幅若跌至單位數,估值便會蒸發三分二。
信誠:分4注吸科指ETF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則稱,科網股估值低,問題是否「夠膽」入市吸納。投資者若現階段入市,可分4注買入,股價每回調10%增加一注;所以必須有捱價心理準備,如股價出現大幅反彈,可考慮沽出半數股份。另一個策略是,買入科技指數ETF或盈富基金(02800),同樣分4注買入。
整體大市,科技指數去年7月27日面世,踏入第2年的首個交易日便跌541點,收報6249點,遠低於去年今日的6774點。恒指昨日跌1105點,收報25086點,連續第2日跌幅超過千點。主板成交額3606億元,創紀錄新高。彭偉新稱,恒指市帳率接近1倍,顯示已經「跌過龍」;由於指數跌得快,後抽速度或會較急,首個目標25500點,但提防「死貓彈」。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