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圖:騰訊股價儘管已經大調整,可是散戶仍不可輕言撈貨。
由於市場預期加息會令股市受壓,投資者持有股票自然風險增加,故此可以學習如何對沖風險,又或學習利用一些產品在跌市中圖利。永裕證券董事總經理謝明光稱,踏入第三季,港股的氣氛急遽轉差,即使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部分也出現嚴重沽壓,恒指表現自然難有起色,若果再遇上加息來臨,下跌壓力或會進一步增加。
目前市場上可提供「買跌」的產品其實不少,如期指可造淡,又或期權、認沽證、牛熊證等都是散戶常利用的產品,而近年就興起交易恒指反向ETF。
恒指反向ETF與一般ETF同樣是追蹤恒指,但回報卻與恒指呈反比,當恒指上升,反向ETF的價格會調整,但若恒指下跌,其價格則會上升。而反向ETF也有分1倍或2倍槓桿,如恒指下跌3%,1倍槓桿的反向ETF理論上會上升3%,而2倍槓桿的則會上升6%。散戶喜歡交易反向ETF,很大程度是因為沒有到期日,反觀期權、熊證及窩輪等都有到期日,時間值會不斷下降,但反向ETF卻沒有這個問題。不過,基於槓桿最多也只是2倍,不能像炒牛熊證或窩輪般以小博大。
此外,今年以來新經濟股的股價波動,即使熱門如騰訊(00700);金融類股份如友邦保險(01299)及建設銀行(00939)等股價也由高位回落,其實投資者也可利用恒指反向ETF作對沖,但是若持有這些熱門股,由於與按比例持有所有恒指成份股不同,不可能做到完全對沖,但利用2倍槓桿的恒指反向ETF,至少能在跌市中減低風險,單以上述三隻股份:騰訊、友邦及建行已佔恒指比例超過30%。由於反向ETF不設到期日,若市場氣氛持續數月也未見好轉,利用反向ETF降低損失會是較適合的手法。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