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分析 >

短视频行业竞品分析:抖音 VS 快手 VS 微视

时间:2020-12-24 09:32|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语:如今是短视频的时代,短视频占据了人们很大一部分的娱乐时间,各大平台也相继推出短视频板块,比如微信的视频号等;而且短视频在娱乐的同时还有带货作用,在行业内就更受欢迎;本文作者对几大视频平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短视频行业竞品分析:抖音 VS 快手 VS 微视

一、分析目的

为了快速了解短视频市场,本文选择了抖音、快手和微视三款短视频产品进行对比分析;抖音和快手是短视频行业的两大巨头,也是深入了解短视频行业绕不开的两款核心产品;作为BAT三巨头之一的腾讯,除了投资快手外,重启微视和推出视频号展现了腾讯进军短视频行业的决心;考虑到视频号上线时间晚,产品定位与抖音、快手有较大差异,因此在本报告中选择与两者定位更相近的微视作为竞品分析对象。

本文将通过行业背景、基本信息、核心功能、内容生产与分发、商业变现五个方面来对比分析三款产品,最后总结并提出部分功能改进意见。

二、分析框架

 短视频行业竞品分析:抖音 VS 快手 VS 微视

三、行业背景 1. 市场分析

2016年,短视频行业崛起,在之后的四年里,凭借着网络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用户习惯的转变、短视频制作门槛的降低等因素,短视频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稳定增长;预计2020年短视频用户规模破7亿,市场规模达到410亿元。

从用户时长来看,短视频仅次于即时通讯,且超过第三名综合电商10个点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时间黑洞”;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短视频行业已经迈入发展成熟期,市场趋于稳定,用户规模增速和市场规模增速均放缓。

头部短视频平台基本完成用户积淀,未来用户数量难以出现爆发式增长,平台的商业价值将从流量用户的增长向单个用户的深度价值挖掘调整。

 短视频行业竞品分析:抖音 VS 快手 VS 微视

 短视频行业竞品分析:抖音 VS 快手 VS 微视

资料来源: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短视频头部市场竞争状况专题研究报告》

目前,根据Mob Tech 2020中国短视频行业洞察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短视频市场已经形成了两超多强的格局。

2020年活跃用户规模TOP 10的短视频APP中,字节系占据了5款,快手系占据了2款,且两者将长期处于两强争霸状态。

2020年第三季度,抖音短视频和快手在渗透率和DAU方面均稳步增长;下沉市场方面,短视频极速版成活跃用户增长先锋,抖音极速版和快手极速版的DAU均值相比于19年翻了几番。

同时,借助强大的流量平台,腾讯旗下的微视和百度旗下的好看视频等腰部平台仍在奋力追赶,这也是最被看好掀翻两超格局的两个“挑战者”;从第三季度来看,腾讯微视表现比较亮眼,其DAU均值同比增速超140%,引领“抖快”之后的第二梯队。

除了投资快手,推出微视以外,腾讯依然在短视频领域不断加码;2020年,凭借微信的高流量加持,视频号开启了在微信中的“野蛮生长”,6月,张小龙高调宣布视频号DAU已达2亿,颇有赶超快手抖音之势;但视频号的未来发展最终如何,是像微博绿洲一样昙花一现,还是实现对抖音快手的弯道超车,这需要使时间来考验。

 短视频行业竞品分析:抖音 VS 快手 VS 微视

资料来源:极光数据《2020年Q3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

2. 发展历程

国内短视频行业从2011年起步至今,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爆发期-成熟期四个阶段。

2011-2013年为萌芽期,国内短视频平台从无到有,影响力虽然较为有限,但UGC的土壤已经逐步形成。

2014-2015年为成长期,正值国内4G建设期,移动网络视频渗透率不断攀升,短视频产品进入发展阶段,尽管未能形成巨大的热潮以及未产生爆款产品,但关注度已经逐渐攀升。

2016-2017年为爆发期,国内短视频平台爆发,短视频行业发展活跃,PGC、MCN等入局短视频,内容专业化程度提升,行业发展走向正规化。

2018年至今,短视频行业格局已逐渐成型,抖音和快手双巨头领跑,各互联网巨头平台纷纷形成了自己的短视频矩阵,MCN与短视频平台合作生态日益成熟,短视频平台的商业化加速。

 短视频行业竞品分析:抖音 VS 快手 VS 微视

四、竞品基本信息 1. 基本信息对比

 短视频行业竞品分析:抖音 VS 快手 VS 微视

2. Logo分析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