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圖:農曆年後港股通及恒指首日表現
【大公報訊】農曆新年假後,港股在缺乏北水的情況下,仍有超過2000億元的成交額,反映市場購買力驚人。今日港股通重開,分析認為,北水流入下有助港股錦上添花。至於首日流入板塊,較有機會炒落後,或者流入內銀、電訊及內險股。翻查過去6年的農曆年後北水重回港股的首個交易日,有4年港股都錄得升幅,並有5年錄得淨流入。
市場憧憬北水會再度大舉南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指出,內地公募基金手持逾萬億子彈,目前剩餘過萬億元人民幣的頭寸,若分流到港股,可作為炒爆港股的蓄水池。中金公司指出,相比港股通南向資金整體,公募基金更加偏好新經濟,且持倉逐年提升。展望未來,預期港股的新經濟龍頭,特別是優質稀缺的股份仍會受到青睞。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市場憧憬繼續放水,尤其是在經濟重啟下,估值仍偏低的傳統經濟股有望追落後,帶動大市更上一層樓。他指出,在農曆新年假後,新經濟股已有一定升幅,北水或會流向內銀、電訊及內險股。
資金氾濫 恒指有力再上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表示,港股在欠缺北水下仍能有此表現實在有驚喜。後市關鍵仍是A股復市後的表現和北水重啟後的部署。現時大眾對港股的看法仍然正面,雖然疫情對經濟衝擊明顯,但在環球資金氾濫及北水積極吸納大藍籌下,預期恒指將有力繼續作出突破。
富達國際投資董事繆子美指,港股去年跑輸美股及A股,相信當北水重開,南下資金支持港股估值向上。
早前摩根士丹利預測,全年南下資金淨流入1300億美元(約1.01萬億港元)。按基本情況預測,內地互惠基金今年料可買入總值400億至650億美元的港股,而最牛情況下,互惠基金買入港股的金額或高達900億美元。至於其他機構投資者及零售投資者,經港股通渠道買入的港股金額,料達600億美元。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