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圖:中電控股首席執行官藍凌志(中)、執行董事及財務總裁彭達思(左)和集團總監及中華電力副主席阮蘇少湄(右)。
中電控股(00002)公布2020年全年業績,純利多賺1.46倍至114億元,主要由於2019年業績受澳洲業務重大減值所影響,若不計及有關因素,則按年上升3.8%。每股盈利為4.53元,派第4期中期股息每股1.21元。中電凍結今年電費,中電集團總監兼中華電力副主席阮蘇少湄表示,因應政府的減排措施,集團提升天然氣發電佔比,會留意相關燃料價格走勢,並盡量降低電費波幅對市民影響。中電亦會於今年年底與政府檢討明年電費。\大公報記者 王嘉傑
中電在各市場表現中,以香港業務表現最為突出,香港電力業務營運盈利仍保持上升5%至78.18億元,當中售電量因經濟活動減少而錄得溫和跌幅,但由於更多市民留家工作及較炎熱的夏季月份,住宅用電量上升,大致抵銷售電量的跌幅。在去年下半年,用電需求已回升至接近正常預期水平。阮蘇少湄表示,今年1月及2月香港售電量,與去年同期相若。
對於香港政府提出2050年達至碳中和,阮蘇少湄表示,隨着更多天然能源替代電廠出台,將可逐步減少舊式電廠。當中龍鼓灘發電廠新建的一台550兆瓦聯合循環燃氣渦輪機組投產,中電已實現燃氣發電佔總發電量約50%的目標,未來數年可關閉部分燃煤電廠。另外,中電將繼續在香港進行數碼化計劃,當中智能電錶的安裝工程正全面進行,安裝數目可望提早於2021年達到100萬個。
造價下跌 研建離岸風場
在業績報告中,中電提出會在港研究離岸風場,作為發展本地潔淨能源的其中一個選項。中電首席執行官藍凌志指出,集團早於3年前研究在香港設立海上風力發電場,但當時技術昂貴,不符合經濟效益。隨着技術改良及更成熟,目前造價已回落至經濟可行水平。另外,公司亦會不斷提升數碼化和創新能力,包括發揮現有能源資產的最大潛力、為數據中心及電動車供電,以及為客戶提供能源方案。
內地業務方面,受到去年初的疫情影響,工業生產活動減少,影響電力需求,但隨着內地經濟開始復甦,電力需求強勁回升。全年的營運盈利為22.33億元,按年下跌2%。主席米高嘉道理表示,經歷2020年,中國經濟比年初時強勁,中電銳意在內地,尤其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擴展投資。中電近日與南方電網聯手,投資南網能創股權投資基金,以藉此融入新能源生態圈,了解新能源創新技術,尋找投資機遇。
多元發展 探討水電氫能
阮蘇少湄稱大灣區電力投資機會多元化,中電在廣東已投資30年,除傳統核電等項目外,新能源項目投資亦會帶來協同效應,會多方面尋找投資機會。藍凌志補充指,中電希望將業務多元化,會探討水電及氫能等新能源未來的發展。他又認為,不單是傳統供電項目,電動車充電及數據中心能源服務亦是集團可於大灣區發展的業務。
中電股價昨收報73.25元,升1.45%。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