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分析 >

竞品分析:荔枝微课VS千聊

时间:2020-09-19 09:36|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和书本。越来越多的在线教育产品涌入市场,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本文将以荔枝微课和千聊为例,对两个产品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竞品分析:荔枝微课VS千聊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不断提高,知识付费行业飞速发展,用户规模呈现高速增长的同时知识付费产品也愈加多元化。

本文选取当下知识付费领域的小众明星“荔枝微课”、“千聊”为例。从行业背景、产品功能结构、核心流程、交互界面等角度来体验分析两款产品的特色优劣,并结合自身体验,给出相应建议,为荔枝微课产品的后续迭代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和新思路。

一、竞品分析目的

当前我国国民收入与国民素质不断提高,对知识的需求不断增长。加之疫情突发,中国线下实体商业受到很大的冲击,使得线上教育的知识付费成为更多人的不二选择。

本次竞品分析的目的是找出线上知识付费产品荔枝微课的优化迭代方向。

通过研究荔枝微课、千聊两个知识付费领域的小众明星产品的定位、功能、结构等方面,分析“荔枝微课”产品的特点和优劣,探索未来发展趋势,为之后的版本功能优化以及未来知识付费产品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性建议。

二、行业市场分析 2.1 行业发展背景

知识付费主要是指知识的获取者为获取知识而付出资金的现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付费传承了出版业内容输出的产业定位,加之以互联网为载体,将原本厚重的纸质书籍轻量化、数字化,更加符合当前移动互联网下用户的使用习惯。

 竞品分析:荔枝微课VS千聊

数据来源:i iMedia Research、元时代智库

由上图可以看出,2013年逻辑思维率先推出付费会员活动,成为知识付费行业先锋,凭借着“60秒语音”和“罗胖说书”的多元化终端知识销售方式吸引了大批用户的关注,最终成功拿下5500个付费会员获得160万元的收入,随后互联网知识付费开始逐步出现。

2014年-2015年知识付费行业开始发展,随着2015年罗振宇的得到APP上线,整个行业进入到发展快车道。2016年开始,各大知识付费平台如雨后春笋般产生,但经过时间的洗礼,行业的竞争,一部分产品也被市场所剔除。同年,国家颁布“十三五规划”,要求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有利于激励创新的知识产权归属制度,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和服务平台,建设知识产权强国。

据统计,2017年我国知识付费行业市场规模约49.1亿元,2018年进入整合期,知识付费行业内以得到、知乎、喜马拉雅FM、蜓蜓FM等为代表的企业开始逐步成长为行业内头部企业。2020年预估其规模将达到235亿元,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为高品质的知识内容来买单。

2.2 市场分析

2.2.1 市场发展现状

 竞品分析:荔枝微课VS千聊

图一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如图一所示,自2012年以来,中国文化产业GDP呈现逐年稳步增长态势,文化产业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在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4.0(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0.5(万亿元),GDP占比达到4.2%。

 竞品分析:荔枝微课VS千聊

图二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根据图二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为2.92亿人,预计2019年规模将扩大至3.87亿人。

行业用户规模的扩大也预示着: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行业大佬正在赶往现场,整个行业将进一步扩大发展,竞争激烈化的同时,各大企业产品的运作模式将朝着个性化、精细化、碎片化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用户需求不断增加,人们更愿意为高质量的知识内容买单,知识付费将融入日常生活并逐渐成为部分用户的行为习惯。

2.2.2 产业地图

 竞品分析:荔枝微课VS千聊

数据来源:易观数据

从上图的产业地图来看,整个行业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内容提供方:内容提供方主要由顶级明星IP、业内品牌KOL、知名MCN运营机构以及部分有影响力的网红大V和优秀的UGC生产者组成。内容提供方处于行业的上游,是整个行业运作的重要开端。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