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圖:中金預測潛在染藍股份
【大公報訊】因應恒生指數公司最新公布優化恒指建議,中金發表報告指出,潛在影響包括新經濟佔比大幅提升,科技、消費、醫藥等板塊將是最大贏家,並預期會吸引更多資金追蹤指數,鞏固香港作為投資中國新經濟「橋頭堡」的地位。
加快納入新股 新經濟股吃香
中金表示,今次諮詢程序涉及到恒指的五大明顯變化,第一是擴大市場覆蓋度,目標是成份股數目在2022年中期前由目前的55隻增至80隻,最終固定在100隻。第二是擴充行業代表性,按照7個行業組別選擇成份股。第三是迅速納入上市新股,對股份上市時間要求縮短至3個月。第四是保持香港公司代表性,維持20隻至25隻恒指成份股為香港公司。最後是改善成份股權重分布,對恒指、國企指數的成份股均採用8%的權重上限。
中金認為,恒指變動一旦落實,指數覆蓋率和代表性將會大幅提升;優化後的指數市值覆蓋率會由2021年1月的56.5%,提升至71.2%,成交額則由50.2%提升至66%。隨着行業代表性擴充,最為受益的是此前覆蓋度遠低於50%的行業,如大消費(可選+必需)板塊股份由11隻增至20隻;醫療保健板塊股份由3隻增至10隻;資訊科技板塊股份由4隻增至10隻。相對地,金融板塊股份會由現時11隻減少至10隻。
另外,新上市的半新股會加快被納入指數,上市歷史要求縮短至3個月。新經濟佔指數比重大幅提升,假設在80隻成份股的情境下,恒指權重分布會進一步傾斜於新經濟股,比重由目前的44.5%調高至52.4%,例如信息科技股比重會由26.9%升至28.6%;大消費股由10.4%升至14.2%;醫療保健從4.6%提升至7.4%。相反,金融權重由40.3%降至32.8%。中金認為,這一變化更能反映香港市場受益於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新經濟公司不斷回歸和上市,也有助於吸引更多資金追蹤。
僅兩股超磅 調整權重上限影響微
至於權重上限調整,中金相信短期直接影響有限,因為現時指數內權重超過8%的個股較少,所以因權重下調可能帶來的被動資金流出影響相對有限。現時騰訊(00700)、友邦(01299)在恒指權重超過8%,分別為10.6%、10.2%,估計可能出現5.5億和4.7億美元的潛在被動資金流出。相反,美團(03690)權重超過當前上限5%,日後有望因新權重上限而受益。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