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分析 >

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东莞竞品分析

时间:2020-09-22 10:44|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语:健康东莞是一款便民利民的医疗健康服务软件,通过“互联网+分级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更为省钱的就医体验。用户使用健康东莞App可实现签约家庭医生、网上预约医生、家庭健康管理、健康服务购买等服务,同时帮您省心省力找到好医生。本文作者以健康东莞为对象,展开了竞品分析。

 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东莞竞品分析

1. 前言 1.1 分析目的

医疗健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通过对竞品分析,了解目前在线医疗-移动问诊市场的发展状况;了解现有在线医疗-移动问诊APP的产品结构和业务组成;重点分析各个产品的核心功能,发现优势与不足,针对健康东莞APP提出优化建议。

1.2 测试环境

 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东莞竞品分析

2. 市场分析 2.1 市场现状分析

2.1.1 中国家庭医疗现有服务模式

 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东莞竞品分析

图2-1中国家庭医疗现有服务模式(来源:艾媒数据)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居民对于家庭医疗健康产业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公立医疗资源的缺乏,使得家庭医疗健康服务也受到越来越多居民的青睐和认可。

我国目前家庭医疗健康主要有社区网格化管理、家庭医师签约服务、互联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服务四种服务模式。

总结:我国公立医疗资源的缺乏本质上依旧是由于全科医师人才培养不足,职业胜任力有待提高,学医时间周期长,一个优秀的医生需要长的临床诊断时间积累。

并且随着我国居民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健康管理需求强。

但是受传统医疗思想影响,家庭成员缺乏自主参与家庭医疗健康的意识,更加相信去医院进行诊断,再加上网络管理体系尚不成熟,政策、法律、财政支持欠缺,故导致现有家庭医疗服务体系还不完善。

2.1.2 中国家庭医疗健康服务困境

 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东莞竞品分析

图2-2中国家庭医疗健康服务困境(来源:艾媒数据)

中国家庭医疗健康服务倡导医院、社区与家庭之间分级合作,然而近几年可以观察到分级医疗健康服务发展的并不顺畅。

总结:

一方面:从政府角度出发,政府对于医疗技术准入制度的严格审核及对医院的等级评审让医院不敢大张旗鼓的进行家庭医疗建设,而且医疗健康安全是重点问题,将家庭医疗健康的预防和控制放在重要位置是必要的。

另一方面:从市场角度出发,市场由于严格的行政准入制度,导致基层医疗机构技术开展不了、药品不全、本身评级不高使家庭缺乏安全感等问题,也无法真正推动家庭医疗健康服务,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还需进—步有机结合。

2.2 市场规模分析

 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东莞竞品分析

图2-3 2012-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2-2018年,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迅速发展,从67亿元增长至49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9.37%,反映出我国医疗市场对互联网医疗的迫切需求。

按照这一增幅,2020年行业规模将突破940亿元,行业未来将进入规范化发展的高速增长期。

总结:受疫情影响,2020年互联网医疗行业达到了941亿元,由于疫情期间医疗人力资源短缺,并且新冠病毒的强传染性,患者为避免风险也选择少去或尽量不去医院,而医院大多也直接关闭了门诊,导致常规诊疗服务需求下降。

但面对医疗需求的极速增加,患者的医疗需求得不到有效地解决,互联网医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线上医疗空间足够大,且呈现持续高增长的趋势。

2.3 用户规模分析

 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东莞竞品分析

图2-4 2018-2020年4月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用户规模及渗透率统计情况预测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Mob研究院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的用户规模达到4500万人,行业渗透了为6.6%。2018-2019年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渗透率持续上升,未来将保持增长势头,2020年有望突破8%,用户规模还将持续扩大。

总结:在医疗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共同推动下,结合现在国民生活压力大,生活作息不规律,普遍用户处于亚健康状态,我国互联网医疗产业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大。未来,在行业持续发展和不断规范运营的趋势下,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2.4 行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

2.4.1 政策

 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东莞竞品分析

图2-5 2018-2020年7月我国互联网医疗产业主要支持政策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总结: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