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自然·遗传学》杂志在线发表了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果蔬园艺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徐强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
揭示了柑橘属和柑橘亚科的起源和演化历程
绘制了柑橘亚科的泛基因组图谱
鉴定了调控柑橘果实柠檬酸积累的关键基因
对认识植物果实积累柠檬酸的分子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为果实风味育种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
柑橘亚科形态丰富的果实
?
柑橘亚科的系统进化和传播路线
?
基因编辑敲除CitPH4基因显著降低柑橘果实柠檬酸含量
“把柑橘起源的故事讲清楚”
2018年前后,美国主导的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明确提出柑橘起源于喜马拉雅东南麓。
这个学说引起了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果蔬园艺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徐强教授的关注。他们开始按图索骥,致力于从学理学术上为柑橘原产于中国“正名”……
“喜马拉雅东南麓这个说法值得怀疑,至少不精确。”“值得用野生材料加基因组学的研究范式进行再考察。”“我觉得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把柑橘起源的故事讲清楚。”……博士生黄跃清楚地记得,发现这个“漏洞”时,他正和徐老师赶去云南的火车上。
徐强和同学们在讨论科研进展
师徒二人在火车的小桌板上架起电脑,打开了一幅古大陆板块移动模型以及中国柑橘资源的分布图,开始细细琢磨起来。
如果要推算这次“正名”时间,可能还要追溯到2013年前后。彼时,邓秀新院士就曾多次带领徐强等深入南方柑橘分布地区,遍访古树、寻找资源。邓秀新叮嘱道:“好好搜集鉴定一下,如此大规模野生柑橘资源可以作探源研究材料。”
说干就干,回到武汉,团队拟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黄跃、徐远涛和团队成员开始一起着手资源和数据收集,通过和云南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所、湖南农科院园艺所等单位合作,深入云南、湖南、广西、四川、江西等我国南方柑橘分布地区,寻找古树、寻访老农、采集资源。经过长时间合作,如今已经和云南、湖南等地科研人员还有果农建立了友谊和伙伴关系,这层友谊也显著提升了野生资源采集和观测的效率。
徐强指导实验
徐远涛清楚记得,有一次打听到云南瑞丽一带有项目研究缺少的珍贵材料,徐强立马从武汉坐飞机到保山,在合作伙伴带领下驱车三个小时到达野生资源分布区,徒步爬山搜寻2个多小时,终于找到需要的样品。
整个项目过程中,团队陆陆续续收集了300多份资源,其中部分野生、近缘种资源在研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