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科学 >

“没有科学,谁也不可能把中国建成现代化国家”

时间:2023-10-06 16:14|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没有科学,谁也不可能把中国建成现代化国家”  
 

  ?

今年4月,云南大学百年华诞欢庆声歇,我走进云南大学校史馆,穿过这百年历史长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当了12年校长的熊庆来先生。熊庆来(1893—1969年)是我国现代数学研究和数学教育的先驱,毕生致力于引进和传播近代数学,是我国最早接触现代科学的先驱和高等数学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我满怀崇敬之情,赶到距昆明190公里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朋普镇的庆来村(原息宰村),看看养育了这么优秀的教育家、数学家的地方。

(一)

循着导航指引,我直接来到了熊庆来故居门口。横匾上“熊庆来故居”五个字是楚图南先生题写的。进大门后是第一个天井和走廊,在走廊的左边悬挂着庆来村全景图和熊庆来故居全景图,右边悬挂着熊庆来故居导览图和熊庆来故居简介。

“熊庆来故居”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由大门、过厅、客房、正房、书房、厢房、厨房、绣楼、客堂、祠堂、供楼等建筑组成,为滇东南典型民居样式,占地1055平方米,大小7个天井,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第二个天井就可以看到北面的两道圆门,圆门后面的天井中央安放着熊庆来先生的雕像。南厢房是大茶房,里面放着六排长凳。穿过作为小茶房的北厢房,来到另一个天井,看到正南朝向的“熊庆来陈列室”,这里原来是熊家祠堂。进门就看到一本翻开大书扉页的造型,页面刻着熊庆来常说的三句话:“没有科学,谁也不可能把中国建成现代化国家。”“巴斯德发现细菌,居里夫人发现镭,都不是在漂亮的实验室里完成的。”“夫大学之重要,不在其存在,而在其学术的生命与精神。”

(二)

实物柜和墙面上的文字介绍按顺时针方向推进。

我仔细看了“红土地上的书香门第”这一展板。熊庆来于癸巳年(1893年)9月11日出生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朋普镇息宰村(今庆来村)。这里处于亚热带气候区,四季温和,雨水充沛,自然条件优越。当时村子只有八九十户人家,交通不便。熊庆来的祖父熊凤翔先赶马做小买卖,后来开起制糖作坊,家境逐渐富裕。因此,父亲熊国栋得以去昆明读书;后因祖父去世,辍学回家,在料理家务的同时仍坚持研读典籍,成为乡里名儒。熊国栋喜欢与有新思想、新知识的文人交往,提倡新学。熊庆来的祖母是一个极其贤惠而又有远见卓识的乡村女子。当年熊庆来新婚后又返回昆明读书时,曾因父亲反对而断了学费,是祖母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才帮助他完成了学业。即将出国留学时,父辈坚决反对,还是祖母对他的支持起了关键作用。

后面的12个小展框介绍了熊庆来的一生,我重点看了4个框。

一是“创办东南大学数学系”。1921年秋,南京国立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聘熊庆来担任东南大学算学系(后称数学系)教授兼系主任。近代数学在当时的中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师资甚缺。在东南大学的5年间,熊庆来先后编写了《平面三角》《球面三角》《方程式论》《解析函数》《微分几何》《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等10多种讲义,其中一部分讲义至今还是我国理工科大学的通用教材。

二是“献力清华园”。1926年秋,熊庆来应聘到北平参加创办清华大学算学系。熊庆来到清华大学后,开设了微积分、微分方程、分析函数等高难度的课程。随后,他又代理理学院院长,并讲授近世几何初步和微积分等课程。在此期间,熊庆来编写了五六种讲义和教材。其中《高等算学分析》因使用效果好,列入第一批“大学丛书”,成为全国大学算学系必用的教材。熊庆来于1930年在清华大学创办了第一个数学研究机构——清华算学系研究部,并开始招收数学专业的研究生,陈省身、吴大任成为国内最早的数学研究生。

三是“‘熊氏无穷级’载入世界科学史册”。1932年7月9日,熊庆来赴瑞士苏黎世出席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国际数学家代表行列里,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会后,他请假一年,在巴黎从事研究工作。这次出国他选择了函数论作为专攻方向。1934年,他的论文《关于无穷级整函数与亚纯函数》发表,这一研究成果被数学界称为“熊氏无穷级”,也称“熊氏定理”,载入国际数学研究史册,熊庆来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