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科学 >

一个北大系主任决定去众筹

时间:2023-11-04 18:38|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一个北大系主任决定去众筹  
 

 

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孙滔

吴学兵没有想到,自己8年前在课堂上的一段话,埋下了一颗获得巨大回报的种子。

那是2015年春季,北大理科二号楼9层天文学系教室,北京大学天文学系主任吴学兵在给2014级研究生上“天体物理前沿”课。他在介绍天文学领域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时谈到,中国急需建设一台大口径的通用光学望远镜,可惜没有建设资金。他不无调侃地说,听说马化腾也是一位天文爱好者,如果可以找他来投资,建一台马化腾望远镜就好了。

和讲台下的10多名学生一样,舒琦也以为吴老师在说笑,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7年过去了,舒琦已经在量化交易投资领域浸淫多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虽然离开了专业所学,但他还心系母校天文学的发展。2022年11月的一天,他发现微信公众号“北大天文”发布了一篇推文,吴学兵在录制的视频中称,北大计划建设6米到8米口径的成长型拼接镜面通用光学望远镜(简称EAST),请校友们支持这个项目。

看到视频中吴教授诚挚的请求,一直以内向、低调示人的舒琦坐不住了。2023年春节刚过,他奔赴北京,推开了吴学兵办公室的门。

  ?

难题

吴学兵当年并没有说笑,只是2015年启动这个项目的时机尚不成熟。

2020年诺贝尔奖的颁布带来了契机。当年的物理学奖颁给了黑洞研究,其中的两位获奖得主德国科学家赖因哈德·根策尔(Reinhard Genzel)和美国科学家安德烈娅·盖兹(Andrea Ghez)研究所使用的是美国两台10米口径的凯克望远镜和欧洲4台8米口径的VLT望远镜。

目前,中国国内的光学望远镜中,最大的是平均通光口径4米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而且这是一台仅用于光谱巡天的专用望远镜;最大口径的通用型光学望远镜则是云南丽江的2.4米望远镜和河北兴隆的2.16米望远镜。

吴学兵告诉《中国科学报》,在天文研究中,光学波段的观测无法缺席,甚至很多时候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大型通用型光学望远镜可以为即将发射的中国空间站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和已建成的中国天眼FAST等其他波段望远镜提供后随光学观测。巡天空间望远镜虽擅长发现目标,但无法长时间观测一个确定目标,地面的大型光学望远镜恰恰能满足后者的需求。

吴学兵说,国内学者也可以购买国外大型光学望远镜的使用时间,但是太贵了,一小时就要10万元,而天文学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观测,所以必须建设中国自己的大型光学望远镜。

EAST项目势在必行,这也是北大的需要。

2023年4月9日,在由北大牵头的“成长型通用光学望远镜EAST项目”论证会上,该校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何子山说,北大要建设世界一流天文学科,必须考虑牵头建设大型通用光学望远镜,这对北大天文保持国内和国际地位至关重要。

在北大天文学系的规划中,将按成长型分两期(口径分别为6米和8米)建设这个装置。主镜最大口径达到8米,由36块子镜拼接而成,建成后将是亚洲最大的地基天文望远镜。如果能在2028年完成第一期EAST项目的建设,就会成为北大建校130周年的一份大礼。

设想很完美,然而难题是钱。按照规划,项目总经费预计5亿到6亿元。

北大不是没有想过通过国家立项做这个事情,但并没有那么顺利。于是吴学兵决定多渠道筹钱,先把事情做起来——有了项目基础,国家和其他机构就可能对这个项目有更多信心。

于是就有了舒琦看到的那篇推文。

成长型通用光学望远镜示意图。南京天光所提供图

校友

见到吴学兵,舒琦主动开口,他要给这个项目捐赠1000万元。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