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关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你关心的问题都在这了
阻断新冠病毒最好的办法就是疫苗。从2020年12月15日开始,我国多地开始对九类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包括冷链从业人员、海关边检、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以及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物流、水、电、暖、煤、气等公共领域相关人员。目前,已经累计接种1200多万剂次。在疫苗接种稳步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比如要不要接种,什么疫苗更好,是不是安全、会不会产生抗体等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实地走访了疫苗接种现场,也采访了相关专家。
早上八点多,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街道接种点已经坐满了等待接种的人。记者看到,接种现场共划分为5大区域,符合条件的接种者可进入等候区。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护士长 陈晓双:上到二层以后会有工作人员让大家排队填写一个信息卡,里边有患者的姓名、编号、接种时间,主要有一些注意事项,就是为了保证接种安全。
填写完信息卡,接种者进入登记区。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护士长 陈晓双:在登记区要填写知情同意书,对患者的健康咨询进行解答,每个大夫对接种的人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在医生询问的过程中,不符合条件的接种者会被劝回,或者做进一步检查来确认是否适合接种。对于健康咨询没有问题、医生同意接种、并签署接种知情同意书的,进行身份信息录入。身份信息录入后,就可以进入接种区。接种完成后,进入留观区观察30分钟。留观期间,一旦有接种者出现不良反应,就进入接种点的应急处置区。
接种完成后,接种者可以在北京健康宝里查到自己的疫苗接种信息。近期,我国疫情呈现多地局部暴发和零星散发状态,与之前相比,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可是对于新冠病毒疫苗打还是不打,一些人还心存疑虑。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郑忠伟:目前全球累计感染人数已经突破9000万,我们还没有看到整个疫情出现拐点。从人类历史上战胜重大传染病看到的经验,如果完全依靠自然免疫,那就是靠大量人员的死亡作为代价,从现代科学来讲真正战胜传染病最终极的武器就是疫苗。
虽然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整体得到较好控制,但只要局地暴发,就会管控升级,想要尽快让生活恢复常态,就得让大规模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那是否接种了疫苗就意味着100%被保护了呢?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郑忠伟:如果总是去理解接种了疫苗,永远不会再感染这个病毒了,那肯定永远都在接种和不接种之间徘徊不前,因为全世界到目前没有一支疫苗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那么一支有效的疫苗能达到什么样的保护程度呢?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郑忠伟:人体感染新冠病毒的程度分为11个等级,最低等级是0级,就是不会感染,再往下是无症状感染者,再往下是有症状,再往下就需要住院了,再往下可能就会出现一些重症,最后严重的情况就会出现死亡。接种这支疫苗如果能防止死亡,防止出现重症,防止出现住院,那这个疫苗是不是就值得去接种呢?
与普通药品相比,疫苗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面对群体的,如果仅仅是个别人接种,作用是有限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疫苗的作用主要是建立群体性免疫屏障。没有建立免疫屏障的话,还会散在发生,或者说再流行的话,大家采取的防护措施实际上都是一样的。
按照专家的说法,疫苗要想起到真正的病毒阻断作用,不仅要打,而且要应打尽打。因为不同传染病的传染力不一样,阻断传染病流行的人群免疫力也不一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好比说要消除麻疹,那么人群当中免疫力要达到90%到95%,这个疾病流行就被阻断了。关于新冠现在各国都在做研究,将来如果要控制它,人群比例也得达到一定高的程度,才能阻断它流行。现在有一个大概的数据,大概是在50%到70%。
50%到70%,意味着人群中50%到70%的人对病毒有免疫力,建立起免疫屏障,才可能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而免疫屏障的建立是有前提的。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