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科学 >

首次公开!钱学森回复郭光灿的亲笔信件曝光

时间:2021-07-20 09:40|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首次公开!钱学森回复郭光灿的亲笔信件曝光  
一段尘封多年的中国量子信息发展的“国家大事”随之揭开  

“您近日来信及所附材料都收到,我很同意您说的我国应统一组织全国力量攻克量子信息系统的技术问题。”

近日,在第五届“强网杯”全国网络安全挑战赛强网读书节系列活动中,孵化自中国科技大学的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向网络安全科技馆捐赠了1998年我国“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回复郭光灿的一封书信手稿(复印件),这封尘封了23载的信件首次得以公开,也还原了一段关于中国量子计算的往事。

首次公开!钱学森回复郭光灿的亲笔信件曝光

郭光灿展示钱学森先生回信 本源量子 供图

首次公开!钱学森回复郭光灿的亲笔信件曝光

钱学森先生给郭光灿回信内容 本源量子 供图

感动——

23年前,钱学森回信郭光灿讨论量子信息发展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光灿桌上摆着的两张泛黄信纸,是1998年钱学森寄给他的回信。“当时我一心想将量子信息在国内发扬光大,邀请钱老来主持香山科学会议。”郭光灿回忆道。

钱老当时已年届米寿,手书的几百字,仍笔力雄健。面对郭光灿的热情邀约,钱老挥毫写道:

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和非线科中心郭光灿教授:

您近日来信及所附材料都收到。我很同意您说的我国应统一组织全国力量攻克量子信息系统的技术问题。但此事关系到国家大事,必须由国务院领导来找人办。当年“两弹一星”就是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的。但那时是计划经济时代,而现在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时代。时代不同了,老一套方法是行不通的。我国在80年代初攻大规模集成电路就遇到这一难题。当然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刚刚选任了新的国务院领导,也可能情况不同了,我但愿如此。

来信说要我去主持您们申报的“量子通讯和量子计算”香山科学会议,这我很不敢当。但我现在已行动不便,已不能参加任何会议了。未能从命,请恕!

我很感谢您的来信及寄来的材料!

此致  敬礼!

钱学森

1998.3.20

就“国家大事”书信讨论,一来一回,足以感受到两代科学家对“科教报国”的深情。

上世纪90年代,郭光灿前瞻性地预判,量子信息一定会成为未来各国激烈竞争的领域。

“当时没什么经费,很多人也不看好我们,但是我们就是相信这个领域一定会开花结果,哪怕四处碰壁,我们也要走下去。”郭光灿说,想要发展量子科技,人才和资金缺一不可。但当时量子在国内毫无“名气”,如何扩大影响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1998年,郭光灿组织量子信息香山科学会议,“为了扩大会议影响力,提高会议水平,我想邀请一位大人物来主持这个会议。”这个人物就是当时中国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

信中,郭光灿大胆建议,“要拿出当年搞‘两弹一星’的精神来搞量子信息”,同时他诚挚地邀请钱老来主持香山科学会议。令郭光灿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他就收到了钱学森的回信。“我很同意您说的我国应统一组织全国力量攻克量子信息系统的技术问题。”还表示“此事关系到国家大事”。同时,就如何组织全国力量,钱学森还以“两弹一星”的经验,在回信中表达了他的看法。

尽管最后因为身体原因,钱学森未能参加会议,但这封信也给了郭光灿极大的鼓舞。“钱老都这么关注和支持量子信息的研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全力以赴。”随后,郭光灿找到同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著名科学家王大珩,后者欣然同意,他说:“中国人必须在量子信息领域有自己的声音。”

在老一辈科学家的支持下,量子信息香山科学会议成功举办,郭光灿也通过主题报告,让更多人知道了量子信息这个领域。

作为——

郭光灿投身中国量子科技事业的一生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