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投资者网》程杰
近日,叮咚买菜传出将赴美上市的消息,募资额度为3亿美元。在生鲜电商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上市除了能带来资金的补充,背后带来的品牌效应,对于企业估值的影响也不言而喻。尤其对于正在全国扩张的叮咚买菜而言,不断的烧钱需要大量的资金补充,但作为买菜行业前置仓的代表,在盈利模式尚未明晰的情况下,叮咚买菜能否赢得市场的青睐?
3月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橙心优选、多多买菜、美团优选、十荟团、食享会等五家社区团购企业不正当价格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共被罚款650万元。这反映出的是生鲜电商市场价格大战的火热,其背后是互联网巨头借助社区团购的形式,依靠资金优势攻城略地,对于叮咚买菜而言,面对来势汹汹的对手,留给自身发展壮大的时间不多了。
1
烧钱不息,敢问钱在何方
作为上海土生土长的生鲜电商平台,2014年3月,叮咚小区APP正式上线。2017年5月公司转型生鲜电商业务,“叮咚小区”也正式更名为“叮咚买菜”。近几年叮咚买菜在供应链建设、广告投放和前置仓建设上不断加码,将触角延伸到了上海地区之外。
根据叮咚买菜APP上2020年4月的页面显示,其已经开通上海、深圳、杭州、苏州等9个城市。而到了2021年2月,在叮咚买菜APP上显示的开通城市已经达到包括上海、北京等28个城市。
叮咚买菜虽然属于较早入局生鲜电商赛道的企业,但是至今仍未宣布盈利,而近期频频被传即将赴美上市,再度引发了外界对其造血能力的质疑。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自2016年至今叮咚买菜获得了11轮融资,最近一期的融资发生在2020年12月13日,且具体数目并未披露。股东名单有红杉资本中国、高榕资本等众多知名创投机构。
众多机构的投资正是看中了生鲜电商业务的巨大市场,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Q1中国生鲜电商平台数据监测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整体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2021年生鲜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117.4亿元。
然而根据此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国内生鲜电商领域,大约有4000多家入局者,其中仅有4%营收持平,88%陷入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盈利。截至2020年10月,我国在业/存续生鲜电商主体已达到1.68万家,竞争更加惨烈。
即使成为盈利的1%也未必就意味着能够自给自足。每日优鲜于2019年年底宣布实现全面盈利,但是一年依然需要超过8亿美元的融资输血,而对于叮咚买菜而言,从目前融资更少、烧钱却可能只多不少的情况来看,挑战更加严峻。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鲍跃忠对《投资者网》表示,现在生鲜电商是一个发展热点,在这个时期尽快地实现IPO,可能是一个必要的选择,因为再不融资的话,可能资金链的压力会比较大,所以包括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都需要赶快上市。
根据IT桔子的独角兽企业估值统计,每日优鲜的最新估值为55.38亿美元。而叮咚买菜按照融资比例10%,至少募资3亿美元来估算,估值为30亿美元,只有每日优鲜的二分之一左右。由于二者皆未公布具体的融资额度,目前的估值只是外界的推测,但也可以略窥资本市场对于叮咚买菜的预期。
2
前置仓模式受质疑,盈利成谜
叮咚买菜所代表的前置仓模式,其模式类似于把离居民区远一点的菜市场开到离居民区更近的地方。然而这种将生鲜搬到密度集中的线下仓内,使购买交易在线上达成的前置仓模式,在业内仍然存在争议。
2020年初,阿里系的盒马鲜生总裁侯毅决定舍弃前置仓模式。他认为,前置仓难以克服品类宽度、客单价、毛利率和损耗等问题。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对《投资者网》表示,前置仓模式需要覆盖3km以内的社区,存在多点布局、站点运营成本高等特征,但该模式覆盖区域更大,而且客群覆盖相比仓店一体模式也更多,通过站点业务员触达客户黏性相对更强。这一模式想要盈利需要更多的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支持。
根据叮咚买菜的披露,2020年,叮咚买菜前置仓总数要从全国的600多家增长到1100家。而根据叮咚买菜的官网显示,截至目前,叮咚买菜在上海、深圳、杭州、苏州、无锡、东莞等城市仅建立了700+前置仓,数量远不如之前所预期的进展。
极光iapp在其发布的《生鲜电商是一门“好生意”吗》的报告中,认为目前叮咚买菜优势区域仍然是上海及周边区域,由于不同区域的消费需求差异较大,需求数字模型无法简单套用,所以这种模式的弊端是扩张速度将远远低于O2O模式。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