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推广 >

App产品原型背后要交代的细节或要理解的原则(四)

时间:2021-02-22 09:24|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本文接上一篇《App产品原型背后要交代的细节或要理解的原则(三)》,接着跟大家讲讲产品原型背后要交代的细节和要理解的原则。

 App产品原型背后要交代的细节或要理解的原则(四)

十五、左右滑动切换Tab页签

很多App的Tab页签,支持左右滑动切换。那么是不是在设计Tab页签的时候都要这样规划呢?

笔者认为在确定这个方案时,产品经理需要考虑如下:

(1)明确滑动切换页签的优缺点

操作步骤上,点击切换和滑动切换都是1个动作事件。只是通常来看,滑动操作比点击操作难度稍低,毕竟点击需要找到触发区。

另一个方面,支持滑动切换可以覆盖更多用户的操作预期——假设用户普遍习惯滑动切换的操作方式。

但是滑动切换页签的操作本身也有弊端。比如有时候本来是想上下滑动的,但是手指一不小心就滑歪了,于是无意识触发了滑动事件,跳到了另一个页面去,可能就打断用户沉浸式体验。

(2)基于以上,笔者建议如下

①沉浸式的瀑布流,比如抖音的视频流,不推荐滑切Tab页。

如果非要做,则将滑动切换触发灵敏度降低。

②内容长度有限,或者阅读速度快的Tab页签,可以使用滑切。比如电商商品的【参数】、【评论】之间的切换。

③除了左右滑动切换Tab,还可以结合下翻切换:如果页面内容较短,那么在下翻至Tab页内容结束的时候,紧接着就切换下一页的内容。比如:

 App产品原型背后要交代的细节或要理解的原则(四)

最后要注意,不管做不做滑切,产品经理都要给予开发人员明确的说明。

十六、分享功能的“借尸还魂” (1)分享的原理

第三方平台提供了分享接口,目标App对接后,获取了对应权限和功能支持。

因此在分享事件中,目标App分享出去的内容是“客随主便”:第三方支持什么,分享出去才能做什么。

 App产品原型背后要交代的细节或要理解的原则(四)

通常,内容分享出去之后,会在第三方平台中以一定的格式展示。这种格式不由产品经理设计,而是第三方平台规定的。(产品经理需要确认要展示的内容)。

在第三方平台中打开分享的内容后,就会基于第三方平台内置环境进行功能展示。通常都会引导用户触发打开App,或到应用市场下载App。

(2)技术实现方面

第一步:接口对接,实现第三方系统的授权

未授权的情况下做分享,会有类似下图的提示:

 App产品原型背后要交代的细节或要理解的原则(四)

第二步:实现功能需求

以分享小视频到微信为例,若要在微信H5中实现视频播放、点赞等功能,则要基于H5写相关的代码。

当然也可以使用SDK(SDK通常本身支持多个系统:电脑、安卓、ios、H5等)。

而前面提到的跳转到APP或应用市场的逻辑,就是校验到本手机没有App则跳转到应用市场下载,校验到已经安装则打开App。

但是在实现的时候,要了解第三方分享接口是否支持唤醒App。若不能支持,那么就要借助其他方式间接实现需求。

(3)产品经理要确认的

①确定分享的场景或业务位点

比如,操纵完成或得到结果时提示分享(如截图后、完成拍照和摄像时)、打开App时出弹层提示分享、胜利完成任务时提示分享(比如王者荣耀连胜的提示“炫耀一下”)。

 App产品原型背后要交代的细节或要理解的原则(四)

②确定分享的形式

主要有:文字或链接地址的分享(比如天猫和淘宝的“淘口令”)、图片分享(静态图片、GIF动图)、音视频类行形(标记它是音频或是视频,并且可以直接在当前页播放);网页分享(带有网页缩略图的)。

其中网页分享是最常见的。以分享到微信为例,分享过去的网页有自己的格式。比如:同一个内容,从APP或外部浏览器分享到微信,会显示APP的名称和缩略内容,从微信内置浏览器分享的就不会展示这些信息。

 App产品原型背后要交代的细节或要理解的原则(四)

另外注意:分享网页和分享链接是不同的分享形式。前者带有网页自身的缩略内容,后者属于文本范畴的分享,简单原始。

③用户打开的效果是什么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