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推广 >

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做出专业的原型图?

时间:2021-05-24 09:15|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本文作者将以酷狗K歌ios版(虚构)为载体举例说明,什么样的原型图才能算得上专业而细致?希望各位可以很清晰地感知这套方法。

什么样的原型图才能算得上专业而细致?

在我看来至少要满足以下条件:

明确主场景和使用人群

信息结构合理化

流程设计简单合理化

设计符合大部分用户认知模型

交互逻辑无缺失

异常场景不遗漏

关键字段有规则定义

极限情况有定义

是否涉及到多种角色和权限

全局组件有说明

如果是一个经验老道的产品经理或者交互设计师,上述情况出现的纰漏会比较少。如果是经验非丰富的PM或者交互设计,那么很容易出现各种情况的纰漏,如何避免呢?本人通过酷狗K歌ios版(虚构)为载体举例说明,让读者可以很清晰的感知和了解上述的一套方法。

1. 明确主场景和使用人群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传统业务形态的变革,满足人们不同需求的移动应用应运而生。K歌类移动应用以满足用户的K歌需求为核心,精准的K歌工具属性赢得众多唱歌爱好者的追捧。凭借手机K歌便利性以及丰富的扩展功能,移动K歌应用的业务形态及商业模式已愈加成熟。

用户人群在进行K歌的时,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pk。所以移动K歌应用已经成为以K歌为核心的泛娱乐平台,在集成原有K歌工具性能的基础上,移动K歌平台已开拓出道具打赏、游戏联运、智能硬件以及线下KTV经营等多元变现路径。

从中国主流移动K歌应用的人均行为分析数据来看,唱吧、全民K歌和爱唱三款应用的人均单日使用次数均超过6次,其中唱吧最多,达到7.4次。人均单日使用时长方面数据集中度较高,全民K歌、演唱汇、酷我K歌、移动练歌房四款应用均在30到40分钟之间。其中,爱唱和唱吧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最为突出,分别高达53.84和50.77分钟。在丰富曲库、及时更新、专注打造K歌工具的基础上,各移动K歌应用均通过新增歌会友、视频直播、视频合唱等社交功能的方式提升用户粘性,现阶段,K歌、直播、交友已成移动K歌平台标配。

 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做出专业的原型图?

 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做出专业的原型图?

适用人群:热衷于唱歌/K歌的用户,以及渴望得到展示的舞台。

痛点:喜欢唱歌,但只在KTV有机会唱;喜欢唱歌,但周边朋友喜欢唱歌的不多;KTV唱歌水平太差,但苦于没地方没时间练习;唱的很优秀但是找不到得到PK展示的舞台。

解决方案:是从工具层面切入。给用户提供K歌练习和录制工具。但也不单纯是工具,用户通过工具录制作品时,通过合唱等方式与其他用户互动。录制完成后上传分享作品,获得其他用户的赞赏和奖励。和别的K歌者同场竞技从而提高唱歌水平。最后高质量的大量作品又给用户提供内容。产品也从工具层面转向社交层面。从用户内容输入到输出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定位:所以酷狗K歌可以认为是一个垂直兴趣(唱歌)的UGC社区。用户生产内容、用户进行内容的消费,获得更多的认可和赞赏。提供更好的工具给用户,让用户在平台玩的更愉快!

2. 信息结构合理化

通过明确主场景和适用人群、痛点、解决方案和定位。同时基于酷狗K歌现有业务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产品架构。

比赛、动态、K歌、发现、我的,五个大tab从K歌到发现推荐到社交形成一套完整的闭环。

 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做出专业的原型图?

3. 流程设计简单合理化

尽量用最简单合理的交互方式达到业务需求。这样的话用户更容易上手使用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

流程设计如果要简单合理化,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操作路径简化,简化不必要的步骤或操作干扰;

一个界面尽量只做一件事情;

操作逻辑和主流app一致或和生活中认知习惯保持一致。

例如做评委界面,一组比赛,通过卡片左右滑动的形式换组,这样的设计高度模拟了现实中的卡片的实际使用场景,使得切换起来简单有趣。同时也提供文字按钮进行切换,防止用户不知道此隐蔽操作。整个界面基本就做一件事,做评委。不存在其他功能操作的干扰;操作路径简单,不需要跳转页面。

 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做出专业的原型图?

4. 设计符合大部分用户认知模型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