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体验 >

增长黑客这么火,能从他们身上薅羊毛么?

时间:2021-08-03 09:52|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增长黑客这么火,我们该怎么薅羊毛呢?

 增长黑客这么火,能从他们身上薅羊毛么?

“增长黑客”这个词从2015年范冰老师写了《增长黑客》这本书开始逐渐被人们知晓,但是那年并没有太火。

 增长黑客这么火,能从他们身上薅羊毛么?

2016年11-12月份,GrowingIO在新浪、36Kr、雷锋网等多个互联网媒体平台集中发布多篇增长黑客相关的文章,引发了“增长黑客”的火爆,但很快热度就又降回原来的水平。

直到2018年初,“增长黑客”开始突然被频繁提及然后热度高居不下。各大互联网公司也开始把“增长总监”、“增长官”之类的职位列为招聘的重要指标。就最近一个月,拉钩网上关于“增长”的招聘岗位就有500+个,薪资最高给出每个月40K-80K。

以“增长黑客”和“用户增长”为关键词在微信搜索,可以发现不管是文章的数量还是文章的平均阅读量,从2018年开始都有了一个非常强劲的“增长”。

 增长黑客这么火,能从他们身上薅羊毛么?

不只公众号,我委托大神明白用他的webscraper大法帮我采集了活动行上近两年关于增长的线下活动数据。2017年相关活动有大概50场,到2018年11月已经有100+场了,整整翻了一倍。

 增长黑客这么火,能从他们身上薅羊毛么?

更重要的是,2017年的50场活动中,只有6场付费活动,门票均价为261;到2018年的104场活动中付费场数达到了40场,均价807元。2017年的均价还是被一场单价为1280的活动拉起来的。

社群方面,在知识星球搜索“增长”,截止到写稿时可以得到42个搜索结果,这其中只有8个是免费圈子。最贵的圈子3000元/年,已有70+成员(含嘉宾)。创建时间最长的星球为687天,这42个星球累计了1.56W用户。

假设各圈子有一半为嘉宾和免费用户,不考虑涨价等因素的话,那么仅知识星球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就制造了183万元的“产能”。

 增长黑客这么火,能从他们身上薅羊毛么?

要知道这些付费的星球只发布了1.2万个主题,这相当于一条主题值100多块钱!!!

那么问题来了:增长黑客这么火,我们该怎么薅羊毛呢?

下面,就让我们试着基于现有的资源,从“话术”、“人群定位”、“去哪赚钱”三个方面找一找赚增长黑客们钱的方法。

我决定给它起一个和AARRR一样高级的名字,叫做WWWMM模型,也就是Word-Who-Where-Make-Money模型。

01 怎么说?

近两年所有提及“增长黑客”和“用户增长”的微信文章中,除了“用户”、“增长”、“黑客”这样的词外,下面这些词在标题中被高频提及:

 增长黑客这么火,能从他们身上薅羊毛么?

为了方便大家直接食用,我把个人认为好用的词标黄了。

标题嘛,如果不能告诉读者“如何”通过“数据”“思维”获取“流量”,并且“深读”“揭秘”“Uber”是“怎么”“引爆”用户增长获得“千亿”“流量”的,这标题就不够增长黑客。

起完标题到了正文部分就不能只靠“嘴炮”了,得有真功夫才行。正文里被高频使用的词是这样的:

 增长黑客这么火,能从他们身上薅羊毛么?

是的,你要给读者“分享”“微信”是“创业”最好的“裂变”“渠道”,要有高级的“模型”用户才能“留存”并“转化”充钱。

写文章是为了宣传,做活动又是另一番玩法。这两年的线下活动主题都用了这些词:

 增长黑客这么火,能从他们身上薅羊毛么?

比写文章更吸引人一点了。

活动要有“分享”才能“驱动”用户增长,“数据”思维不能丢。但是线下活动赚的毕竟不是增长黑客们的钱,这还得让“企业”来报销。既然是企业用户了,那么“助力”他们“低成本”给自己“赋能”就必不可少了。

02 跟谁说?

“增长黑客”一词的百度指数给出了搜索该词的人群画像,截图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地域上,近两年搜索增长黑盒的用户主要集中在北京,其次是广东。

 增长黑客这么火,能从他们身上薅羊毛么?

这也和拉勾网的近一个月招聘企业所在地的数据吻合:

 增长黑客这么火,能从他们身上薅羊毛么?

年龄/性别方面,以30-39岁男性为主。所以做宣传推广的时候,该直男还是要直男一点的。

 增长黑客这么火,能从他们身上薅羊毛么?

03 在哪说?

前文已经提到的知识星球,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获利方向,毕竟主题单价已经超过100块了。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