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体验 >

数据产品经理:6大数据分析平台的“世界观”

时间:2021-08-04 10:41|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本文从一个不太常见有十分重要的角度切入——数据模型,也就是讲解一些知名的数据分析平台究竟收集了哪些数据,以及为什么要收集它们。将这类内容成为:数据分析平台的世界观。

 数据产品经理:6大数据分析平台的“世界观”

GrowingIO、神策、诸葛IO、TalkingData、友盟、Google Analytics for Firebase是数据分析领域广为人知的几家综合性平台,他们在用户行为研究与驱动业务增长等多个方面,都提供了丰富的分析工具和技术支持,成为许多知名企业的数据平台首选。

另一个特点是,我们都将移动场景下的用户行为分析作为重点之一,而非Web时代的行为分析(这也是Google Analytics for Firebase入选了,而没有选择Google Analytics 360的原因)。

在数据分析领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古话常被提起,用来比喻没有高质量的数据,就无法进行高质量的分析、得出高质量的结论。而这6家平台与单纯的数据可视化平台相比,其服务都覆盖了数据采集的部分,也就是从源头开始支撑整个数据分析。

因此,这个系列就从一个不太常见有十分重要的角度切入——数据模型,也就是讲解一些知名的数据分析平台究竟收集了哪些数据,以及为什么要收集它们。我将这类内容成为:数据分析平台的世界观。

至于数据分析“出彩”部分,各家也都有自己的侧重点——有偏重用户行为与画像的、有偏重广告与商业变现的、也有偏重营销工具的,各不相同。那么废话不多说,加下来我们就来探讨这几个数据平台的“世界观”。

本文中介绍的所有内容,都来自于这几家平台的帮助文档整理,链接如下:

GrowingIO:https://docs.growingio.com/docs/

神策:https://www.sensorsdata.cn/manual/

诸葛IO:https://docs.zhugeio.com/

TalkingData:

友盟:https://developer.umeng.com/docs

Google Firebase Analytics:https://firebase.google.com/docs/analytics/

如果你对其他平台感兴趣,也欢迎在评论里告诉我,它会加入我的to-do list。

一、这个世界是怎样的 for 数据分析平台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直接决定了后续的所有内容。就像咱们中国古人,认为世界的基本就是阴和阳而已。阴阳的组合与生化,产生了世界万物。对于数据分析平台来说,也会有一些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这些元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演化出了千变万化的数据分析。

首先,要对GrowingIO、神策和诸葛IO这三位同学加粗标红地提出表扬!!!

是因为他们仨都很贴心地在文档中提供了一个叫做“数据模型”的部分,极大的减少了爬API文档了解逻辑的时间。文档地址如下:

GrowingIO:https://docs.growingio.com/docs/data-model/

神策:https://www.sensorsdata.cn/manual/data_model.html

诸葛IO:https://docs.zhugeio.com/datamanager/data_model.html

另外三家就提供的比较隐晦了,不过多多少少还是能找到相关信息的——这6家平台都采用了“事件模型”来收集数据。(部分数据是自动收集的,没有特别明确的数据模型,后边会详细列举。)

在这几家平台看来,这个世界就是一大堆错综复杂“事件”(Event)而已。用户是事件的施动者,而每个事件有自己的一些独有的信息。用一句话概括:有人搞了一些事情,我们来分析一下吧。

 数据产品经理:6大数据分析平台的“世界观”

这三层之间的关系,是这样定义的:

统计模型基于事件模型

事件模型基于用户模型

其中事件和用户,我们可以称之为两个“实体”(Entity)。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E-R表示为:

 数据产品经理:6大数据分析平台的“世界观”

二、事件(Event)

对于事件模型,理解事件(Event)这个概念当然是最重要的。那么什么叫一个事件呢?

那些在数据分析中耳熟能详的用户行为,都可以叫做一个事件。比如,启动App、注册、登陆、浏览、转化(创建订单、完成支付、发布内容等)、留存、分享、订阅、收藏等等。

当然,这就存在一个问题了——不同的业务形态,会产生不同的用户行为。有的关注交易,有的关注UGC内容,有的则只是看用户的点点划划。那么对于这几家第三方平台来说,如何给出一套模型能覆盖所有事件呢?

其实每家平台会把这些事件分为两类:那些已经确定的、不管什么业务类型都会需要的事件,当做了“预留事件”(每家的叫法略有差别,比如:在TalkingData指的就是“灵动分析”部分的数据)。比如:打开App、注册、登陆、浏览(PV/UV)等。也就是说,只要接入了这个平台(并将SDK进行了正确的初始化),就可以收集到这些事件的数据,进行监控和分析。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