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语:人们总说:数据分析师应该懂业务,那么如何才叫做懂业务呢?又应该懂到什么程度呢?本文作者从数据分析的5个层次:入门、纵览、入微、通幽、化境出发,为我们解答了这些问题。
我们说数据分析师要懂业务懂业务,到底这个懂业务要懂到什么程度?我帮你梳理了一下,咱来层层递进的看看。
一、入门之前分享过一篇文章《如何构架一个数据分析体系》,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业务理解,使用的工具就是流程。
咱无论是做什么事情,理解业务流程是第一步,入门时必须要了解目力之所及的业务流程、参与其中的业务对象、操作时的数据留痕以及表面产生的问题。
业务流程和业务对象:可以使用泳道图来梳理清楚;
业务数据:可以用ER图来梳理清楚;
业务问题:可以用鱼骨图来梳理清楚。
当你对当前业务有了以上角度的了解,才算是真正的入门。任何一个角度的不完善,就能造成你的理解盲区。
这时,你看到的是整段江面,江上有船,江边有树,江中是水。
你对当前的情况了如指掌,可以着手解决一些明显的局部问题。比如江面上有一艘沉船,非常危险,我们可以挪走它,保障水道的畅通,防止后面的船撞上沉船造成事故。
二、纵览以入门为起点,向上升维,增加一个战略,从更高的层次看待全局,即为纵览。
如果你学过工商管理,应该对上面的信息感到比较熟悉,这其实就是企业经营的“五钻石模型”。而其中的流程、信息技术、组织架构与“入门”中的内容是一致的。
当你把视角拉长,从全局进行纵览,就会发现,其实很多局部的问题,根源实际上是其他地方。
发展战略:可以用战略地图、波士顿矩阵、价值链等工具;
绩效管理:可以用平衡记分卡、KPI、OKR等工具。
这时,你看到的是整个水系,有干流,有支流、有缓流、有湍流,有沼泽,有湖泊。你对全局有整体的认识,可以轻而易举的发现上下游协同的问题,从上游着手,解决下游的问题。 比如上游的固体垃圾太多,影响下游的安全通行,我们可以在上游设立拦网,定期清理垃圾,保障下游安全。 三、入微以入门为起点,向下降维,洞察一切细节,就是入微。“分析”的“析”,就是入微的口诀。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析:本意用斧子劈开木头,引申分开、分离、离散。
把每一个环节彻底解剖,暴露出更多细节,获得更多信息,甚至还要顺藤摸瓜再向外获得更多看起来毫无关系的内容和信息。把这些吃透,就是做到了入微。
析:拆字诀,把每个环节拆到更细,把每个信息拆出更多维度。
摸:找更多的人,询问更多内容,获取更多信息和数据。
这时,你看到的是江面之下,有鱼有虾,有深坑,有浅滩,有航道,有暗礁。你会对表面之下的情况了解的细致入微,深知表面问题之下,还隐含着真实的原因。
比如每次小船航行到某个航道时,都会莫名的减速,甚至打转,船员们都以为是有水鬼,其实往下深入探究,加上实地走访,得知此处曾经淘金、挖沙,下面形成了一个个的深坑,水流到此会形成乱流,建议避开,靠边走就可以了。
四、通幽当你能够纵览全局,知晓公司战略目标,掌握各条业务线的布局及相互支撑、影响:
对公司各部门的职能分工一清二楚,各流程环节了如指掌,知道是谁、在什么时机、做什么事情、解决什么问题;对每个环节的设立、分工、影响、如何监控、如何追踪、如何疏通、如何限制等统统烂熟于心的时候,你就已然通幽。
整片江域上上下下都摸熟了,你才能成为“放排人”,以一己之力,运输大量木材,你猜猜一个/组放排人一次能运输多少木材?
给你一张图自己体会一下: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