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体验 >

数据分析基础思维之:对比思维

时间:2021-01-11 09:25|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对比是最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要讲数据分析思维,这个最基础的方法是肯定绕不开的。不过现在的文章提到对比思维,很多都是浅尝辄止,很少看到有人把对比思维讲的更加深入,导致很多数据分析初学者对于对比思维的理解非常片面。本篇文章作者通过对穆勒五法的详细阐述,带大家深入了解了对比思维,一起来看看!

 数据分析基础思维之:对比思维

说到对比思维,基本就是以下这种状态:

本月目标100万,业务现状是80万,通过这两者的对比得出目前没有达到目标,距离目标还有20万,完成率80%。

好一点的再加一些同比环比的数据,一个所谓的对比分析就算完成了。

如果对比思维是这么简单的话,有必要存在数据分析师这个岗位吗?估计现在的数据分析师都得失业了吧?

业务人员学会这种方法只需要5秒钟,还有数据分析师什么事儿啊。

上述案例只能算是对比方法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比大小。所做的工作只是将数据转化成结论,也就是从80万这个数据,变成“未达到目标”这样一个结论。

虽然相比数据,结论要更容易被人记住和理解,但是“比大小”很难得出一些更深层次的信息。

那对比思维除了“比大小”,还有哪些更高级的方法?

我今天就带大家探寻一下对比思维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模块一底层思维的文章中,我介绍了逻辑思维。而逻辑思维最基础的是归纳法。在之前的文章里,我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归纳法,今天我们介绍一种更系统的归纳方法——穆勒五法。

穆勒五法是英国哲学家穆勒关于确定现象因果联系的五种归纳方法,分别是求同法、求异法、共用法、共变法、剩余法。

如果能深入理解穆勒五法,基本上也就算熟练掌握对比思维了。

一、求同法,比相同

1960年,英国某农场十万只火鸡和小鸭吃了发霉的花生,在几个月内得癌症死了。

后来,用这种花生喂羊、猫、鸽子等动物,又发生了同样的结果。1963年,有人又用发了霉的花生喂大白鼠、鱼和雪貂,也都纷纷得癌而死,上述各种动物患癌症的前提条件中,对象、时间、环境都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吃了发霉的花生。

于是,人们推断:吃了发霉的花生可能是这些动物得癌死亡的原因。

后来通过化验证明,发霉的花生内含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致癌物质。

以上分析方法就是“求同”。

求同法的思路是,如果各个不同场合除一个条件相同外,其他条件都不同,那么,这个相同条件就是某被研究现象的原因。

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场合1, 相关情况A,B,C, 被研究对象,a;

场合2, 相关情况A,D,E, 被研究对象,a;

场合3, 相关情况A,F,G, 被研究对象,a;

上述三种场合中,都出现了a现象。而不同场合下都有A条件,所以可以认为A条件是a现象的原因。

广告内容分析经常会用这种方法。运营投放了那么多广告,自然想知道那些效果比较好的广告到底有什么特点。

我们可以从投放时间、广告内容、活动形式等等不同的角度去深入分析这些广告情况。比如分析的情况是这样的:

广告1 早上投放 关键字:降价 活动形式:裂变拼团

广告2 下午投放 关键字:免费 活动形式:裂变拼团

广告3 晚上投放 关键字:限时 活动形式:裂变拼团

广告4 下午投放 关键字:限时 活动形式:裂变拼团

价格转化率比较好的广告,简单分拆了三个条件,发现这几个广告的共同点是活动形式都是裂变拼团。所以拼团裂变的方式对于广告转化率有着比较好的提升效果,所以之后的营销活动可以考虑多以裂变拼团的方式进行。

求异法,比不同

做化学试验的时候,人们发现,氯酸钾加热会产生氧气,但速度很慢。而一旦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就会快速产生大量的氧气。

这两组试验,唯一的区别在于是否放入少量二氧化锰。所以得出结论:二氧化锰是氧气快速放出的原因。

这种找出差异的方法被称为求异法。

求异法的思路是,比较某现象出现的场合和不出现的场合,如果这两个场合除一点不同外,其他情况都相同,那么这个不同点就是这个现象的原因。

求异法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场合1, 相关情况A,B,C, 出现被研究对象a

场合2, 相关情况 B,C, 不出现被研究对象a

所以,情况A与现象a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