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网红千万种,李子柒成了引起“文化输出”舆论的那一个。虽然看客态度不一,但是,“李子柒”已然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文化推广者。
李子柒,一个在Youtube上获得世界各地网友喜爱的女孩,却在国内引发巨大舆论争议。
12月4日,一篇名为《李子柒怎么就不是文化输出了?》的文章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的全民舆论讨论。
李子柒之所以能获得世界各地粉丝的喜欢,与其视频中表达的对家乡的热爱,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密不可分。虽然“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每个人心中的答案不尽相同,但她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窗口,已然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中国文化推广者,关于这场全民舆论之争,我们从中能看到一些什么?
一、舆论传播概况 1. 舆论传播态势在12月4日-12月18日期间,全网有关“李子柒‘文化输出’之争”的信息传播量共471122条,基本分布在社交平台中。
12月4日,“新浪微博”用户“@雷斯林Raist”发文描述李子柒在海外视频网站YouTube上的受欢迎程度,并感叹道“这才是文化输出”。
5日,“@一领淡鹅黄”“@小野学妹学吐槽”等微博大V就“李子柒是否为文化输出”问题多次发文表达不同观点,引发了大量网民参与到该问题的讨论中来。
6日,话题“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相关传播量于当日达到最高峰。
10日,“@央视新闻”发文评价道“没有热爱就成不了李子柒,没有热爱也看不懂李子柒。外国人看懂了李子柒的热爱,也解释了为何李子柒的很多作品没有翻译却依旧火遍全球”,“@头条新闻”“@扬韬”“@来去之间”等微博大V参与传播相关信息,话题“央视评李子柒为何火遍全球”在当日登上热搜榜。
此外,15日白岩松在“新闻周刊”节目中对李子柒评价道“李子柒在面向世界的传播中,没什么口号,却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口味,更赢得了口碑”,并表示“如果来自民间并走向世界的网红由一个变成上千个,那中国故事就有得讲了”。随后,相关话题“白岩松说李子柒这样的网红太少了”引发网友关注与讨论,当日形成信息传播小高峰。
2. 舆论热词图12月初,话题“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引发大量网民讨论,事件主体“李子柒”以及“文化输出”等事件核心论点词成为热门词汇。
其次,12月10日“央视新闻”对“李子柒走红海外”一事表达看法,12月15日白岩松也在节目中表示期望可以出现更多像李子柒一样的网红。因此,“央视”“火遍全球”“白岩松”“网红”等也成为重点词汇。
此外,网民在对话题“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讨论中,“田园生活”“中国文化”“农村”等词的露出频次也相对较高。
从情感分布来看,全网关于“李子柒‘文化输出’之争”的社会情绪以正面为主,占比82.4%,主要内容为表达对李子柒的认可,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等。中性言论占10.9%,主要为部分网民传播事件相关信息。有关此次事件的负面言论占比6.7%,少量网友对李子柒的视频是否存在“摆拍”,视频内容是否存在“造假”等方面提出了质疑。
二、舆论聚焦 文化输出争议通过创作中国“田园文化”“美食文化”相关的视频,李子柒在微博上吸引了2000多万粉丝,在海外视频网站YouTube上的订阅数也超过700万。
李子柒在海外走红的同时,国内有关“李子柒算不算文化输出”的话题也引发了网民热议。
部分舆论质疑李子柒算不上文化输出,认为对其评价过高。他们认为其视频内容过分美化中国农村、刻意迎合国外观众的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展现出中国落后、原始的一面、而且其视频拍摄也是属于商业行为,算不上文化输出。
“@一领淡鹅黄”博主发文表示:“她的镜头里,不是真正的中国。有些人一定要把一个经过刻意包装的、现实中并不具有普遍意义的作品,拔高作为中国的形象,代表中国进行文化输出,那就不能强求每一个人都认同这种拔高。”
但大部分舆论对李子柒依旧表示认可和力挺,有网民认为中国农村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她只是选择了其中一种生活方式来展现。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