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临近年尾,今年3月份开工奠基的广东海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海芯”)却传出项目停摆声音。
广东海芯项目因创始人是原摩托罗拉中国区总经理陈永正,并且拉来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出任顾问而颇受业界关注,但奠基大半年后却出现变数。
12月28日,广东海芯项目所在地广州南沙区委宣传部回复澎湃新闻记者称,从广州海芯集成电路项目资方之一的广州南沙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沙开发”)了解到,海芯项目目前正在重新调整和优化整体战略发展计划,相关工作正有序开展。
至于如何进行战略调整,南沙开发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正对项目资金来源、人才团队、可行性等方面开展进一步审核,将视相关资源到位落实情况再决定是否继续推进,以防范集成电路项目风险,实现政府理性投资。
天眼查信息显示:南沙开发隶属于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广东海芯项目的股东之一,持有30%的股份。
“广东海芯项目前期很多项目负责人已经离开。”一位半导体行业人士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海芯”项目缘起
2020年3月18日,疫情中的广东海芯中国区总部及集成电路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开工。中芯国际创始人、青岛恩芯创始人张汝京出席了海芯中国总部奠基仪式。
广东海芯项目负责人是原摩托罗拉中国区总经理、现任随锐集团联席董事长陈永正,张汝京出任广东海芯顾问。
外界一度认为广东海芯实际上是张汝京在操盘。因为当地政府在土地出让条件中对项目申请人的要求设置很高,有点像跟张汝京量身定制的意思。但张汝京随后发布声明表示,此项目的创始人为陈永正,项目开工仪式举办时陈永正刚从海外归来正在隔离中,因此张汝京替代他参加了项目的落成仪式。
今年2月份,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官网消息,广州南沙挂牌出让的该地块对于申请人提出的条件包括,竞得人主要从事集成电路研发生产,并承诺以IDM模式建设年产不少于30万片的8英寸晶圆及芯片生产线及年产不少于5万片的12英寸晶圆及芯片生产线。另外,竞得人核心技术团队还须具备实现40纳米、28纳米芯片产品的技术能力,具有建设运营不少于5座国内外知名半导体工厂的经验。
按照广州南沙区宣传部回复澎湃新闻记者的说法,为响应国家省市区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号召,助力国产芯片腾飞,2020年1月,广州南沙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着手与有关技术团队对接合作,依照招商引资相关条例引进海芯集成电路项目。各股东方于今年3月份合资成立广东海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作为项目推进主体,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陈永正在广东海芯项奠基仪式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广东海芯项目缘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陈永正透露,海芯项目初时有两个选址,一个是在深圳,一个是在广州。经过评估,选择了广州南沙。“在和广州南沙接洽 6 周后,双方就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陈永正表示,海芯项目将以数模混合电路为主,主要瞄准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工业物联、智能电表等领域,具体来说,主要产品包括功率器件(MOSFET、IGBT)、MEMS、CIS、MCU、GaN、SiC 等,达产年将形成年产 12 英寸为主以及 6-8 英寸特殊芯片为辅的生产能力。
在谈到团队构成时,陈永正表示,中高端人员将从海外邀请,利用他本人原先在摩托罗拉时积累下的人脉,从恩智浦 / 飞思卡尔、意法半导体、安森美等公司高薪聘请愿意来大陆发展的人才;第二是利用广州高校多的特点,实行人才培育。正如海芯集成的名字一样,南沙靠海,海納百川,聚全球精英,是为海芯。
南沙区上述挂牌地块最终被广州南沙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芯信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南沙云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融美(广州)投资控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联合竞得。以上四家公司于3月11日成立了广东海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今年6月份,广东海芯发生一次股东变更,深圳市芯信技术有限公司变成了广州芯信技术有限公司。
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广东海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共有四家股东,分别是当地国资南沙开发持股30%;融美(广州)投资控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联合(陈永正持股80%的)持股20%;广州南沙云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20%,广州芯信技术有限公司持股持股30%。其中广州南沙云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广州芯信技术有限公司可以理解是一家,其背后是肖德元和王爱阳。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