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体验 >

数据中台实战入门篇:数据中台对内、对外合作机制

时间:2021-06-25 09:30|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上一篇文章讲了《数据中台实战入门篇:双中台战略》,主要解决了什么是中台、什么是数据中台、业务中台、什么公司适合搭建双中台体系这几个问题。本篇文章讲一下数据中台的人员构成、内部如何合作、数据中台的项目管理、数据中台如何与运营部门合作这几个问题。

 数据中台实战入门篇:数据中台对内、对外合作机制

数据中台人员构成

 数据中台实战入门篇:数据中台对内、对外合作机制

架构师:架构师是整个数据中台团队的技术负责人。涉及到大的模块比如标签平台、推荐,要拿到业界比较成熟的架构设计,这样有个参考,能避免我们踩很多坑。另外包括技术选型比如大数据常用的计算框架spark、handoop等用那个比较合适,还有一些需要攻关的技术难题都需要协调他来解决。

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要和架构师一起排团队的开发计划。保证让每个任务在时间节点完成,他要更加了解团队的每个成员的特点,最大的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另外关于项目的质量、风险都需要项目经理制定合理的流程来保证。

产品经理:数据中台的产品经理对外要和运营的同事混熟,了解整个产品现在的策略,节奏是什么,这个时期关注的最核心的指标有那些。对内要将产品的方向、功能用偏技术的语言和开发沟通清楚,保证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模型设计师:模型设计是数据中台比较重要的一环,底层模型的好坏直接决定数据中台数据指标的质量和可扩展性。一个好的模型设计师需要对产品业务流程比较熟悉,对每条产品线的数据存储比较熟悉,需要和产品配合,一起摸清每个指标的开龙去脉,并将模型的思路,计算的方式清晰的告诉数据开发。全方面、多维度的建模是数据中台的基础,数据模型设计师是相对来说数据中台中比较核心的职位。

数据开发工程师:他们主要和模型设计师打交道,模型设计师把业务口径转化为技术口径,告诉他们每个指标应该从那里提取数据,怎么计算。他们将计算的结果一层一层汇总,最终要和后端工程师定义数据显示的接口。另外需要配置计算任务,每天每个指标应该什么时候计算,那些需要实时计算,那些需要离线计算,都是他们来处理。

后端开发工程师:数据中台的后端开发工程师和传统项目的后端开发工程师有点不同,他做的更多的是数据指标接口,与他打交道的是数据开发和产品经理、测试。他要对内的分析产品提供接口,还要将一部分数据以接口的形式输出给其他业务线。

前端开发工程师:前端开发工程师主要和’后端工程师、测试打交道、UI打交道,他需要特别熟悉前端的一些技术比如js、h5等。一些可视化的图表组件也需要比较熟悉如echart等,他需要做的是如何把我们的数据指标,以更合适的图表显示给我们数据中台的用户去用。

UI会根据产品经理的原型设计效果图,一旦效果图通过,UI设计师会出切图(功能的标注),然后前端开发工程师基于切图完成前端界面的开发。前端工程师和UI对审美还是有一定的要求,因为视觉和交互直接决定了产品的用户体验。

测试工程师:数据中台的测试工程师和普通项目的测试有点不同,他更多的是测试数据的准确性,数据中台数据的准确性决定产品价值的80%。

测试工程师需要理解指标的计算逻辑,数据开发会进行自测,是保证数据准确性的第一道门槛,测试工程师是保证数据准确性的第二道门槛,产品功能上线初期会让运营的同事先试用,他们的是保证数据准确性的第三道门槛。当功能运营了一段时间比如二个月或者三个月,测试工程师会组织功能的回测,就形成了第四道门槛。

数据中台内部如何合作

可以看到要完成一个指标的开发还是需要很多角色的配合的,怎么保证这些角色高效的沟通、配合完成项目呢?

我们总结了一套比较规范的流程:

 数据中台实战入门篇:数据中台对内、对外合作机制

第一步要确定指标的业务口径。

业务口径应该由数据中台的产品经理来主导,找到提出该指标的运营负责人沟通。接下来要问清楚这个指标有什么用,给谁用。

不是所有的指标都有开发的意义,因为数据中台前期每做一个指标都会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源,所以一定要考虑这个指标的性价比,我们投入这么多资源,能够给公司带来什么,要么直接和交易额相关,要么就是能节省运营同事大量的工作时间,节省人力成本也是为公司省钱嘛。

第二步要确定指标的技术口径。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