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语:如今短视频占据了很多用户的休闲娱乐时间,短视频平台也成了各个商家的引流平台;各种教育公司也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线上教育的普及和产品的投放,但是教育的短视频孵化和变现并不容易;本文作者分析了教育公司运营短视频账号的现状,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跟身边做教育的朋友聊了聊他们最近运营抖音、快手账号的进展,朋友叙述的过程里频频叹气,言语间透露出身处教育公司的运营做短视频的一把辛酸泪。
在外人看来,在线教育是当下正在越烧越旺的一把火,年初的疫情助推了线上教育的普及,年中暑期档在线教育公司的广告铺天盖地;前有字节教育线不断推出教育新产品,后有猿辅导和作业帮交相获得大额融资……怎么看身处在在线教育上的短视频运营,都凭空踩着教育和短视频的两大风口,岂不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怎么还会有不足为外人道的难言之隐呢?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教育公司孵化短视频,看似拥有资源无限,但其运营之难,可能比毫无资源的素人运营短视频还要难上许多倍。
那教育公司从孵化账号到转化变现,为什么这么难呢?
一、入局者众多,涨粉效益不如从前2018年一条爆款视频可能帮助你涨粉几十万,如今同样的一条爆款视频也许只能带动几千粉丝的增长,涨粉的难度系数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里随着专业玩家数量的递增而逐渐攀升。
当入局的优秀创作者越来越多,大同小异的视频内容和叙事场景会被反复上演,账号与账号之间的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吸引用户关注的可能就不再是稀缺的内容,而是一个莫名奇妙的差异点:这个差异点可能是你家老师长得比较讨喜,也可能是你家老师说了一句“现在努力还不晚”恰好击中了用户的心,甚至有可能是因为你家老师刚好戴了一副有意思的眼镜。
无论用户是因为什么差异点关注了你,你都不用感到大惊小怪——因为数据表明短视频的核心用户正走在越来越缺乏耐心的路上,从2017年平均每分钟刷3.8条视频,到2018年平均每分钟刷4.6条视频,再到2019年平均每分钟刷6.7条视频,短视频核心用户留给每条视频的观看时间从15秒降低到13秒再到8秒。
(图片来源于:Fastdata极数)
著名的麦肯锡电梯营销法则,用最简短精悍的语言直奔主题,把结果表达清楚,搞定自己的目标客户,要求的时间是30秒-2分钟内;而教育行业的短视频创作者要尝试在8秒内,讲完一个让学生大呼过瘾的知识点。
甚至用不上8秒,被短视频从业者追捧的黄金法则是在开头3秒内用一系列的悬疑/冲突/反转吸引住用户,剧情号还能开头就扇一个耳光引起观众强烈的好奇心;教育行业的创作者,如此的朴实无华,连耳光都派不上什么用场。
寻找教育内容吸引用户的黄金3秒,以及打造吸粉的超级爆款,成为眼下考验教育行业短视频运营的创作难题。
二、出镜老师时间紧、变动风险高教育大公司做短视频账号,演员多以老师为主打造学习类型账号,本质上是在包装名师;而教育公司最不缺老师,在课堂上身经百战的老师们,不怵镜头自身的知识功底也足够扎实,名校的教育背景更是有利于专业老师人设的塑造。
短视频运营的核心要素之一:寻找有灵魂的出镜演员;在教育公司这里似乎是一件浑然天成的事情,演员不用找,富有镜头表现力的老师们就在那里,你只要去想如何把老师身上的个性特点放大,用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就好;比起其它行业海选找演员,教育公司运营短视频账号在人这一关卡像是走了捷径。
然而,教育大公司不缺老师,但是缺老师们的时间;你很难想到教育公司的老师们会有多么地忙碌,他们忙到一周拍摄一次、一次拍摄3个小时的时间都很难空出来;老师的时间安排决定了教育公司短视频团队的拍摄节奏,这也导致拍摄扎堆的现象时常发生,要不就是设备场地闲着约不着老师,要不就是几位老师的时间集中被释放同时赶工拍摄。
用朋友的话说就是——“闲的时候闲死,忙的时候忙死”。
比约不着老师时间更可怕的事情,是老师的突然离职;账号的人设和后续的运营都是建立在老师这个人设身上的,一旦某位老师离职,这个账号大概率就面临重新规划、停更甚至废弃的风险。
时间紧张、变动影响大,是老师这个角色带给短视频运营团队的压力和风险。
三、追热点的灵活性不足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