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读:人聚在一起就需要找话题和谈资,而社交货币在这其中就充当这话题和谈资的作用。社交货币自带传播性,本文作者结合吃、穿、喝三个领域的案例,梳理分析了社交货币产品在品牌竞争中的优势,以及打造社交货币产品的关键点,供大家一同参考和学习。
社交货币是什么?指的是人们在互相交流或者对外展示自己时的谈资。人是群居的动物,人与人之间产生交集,维持这种关系靠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谈资。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聊天时,双方都没有话题可聊,那么是不是就像两个木头人,大眼瞪小眼的,好尴尬。
仔细聆听下朋友之间的聊天内容,以为聊的是多高大上的内容吗?其实不是。大多内容都是八卦,即便是身家百亿千亿的大老板,在日常与人聊天时,聊得最多的依然是八卦,比如我下周要去长沙玩,大家想要带什么?带杯茶颜悦色吧;昨天去逛街,看到ZARA好便宜,顺手买了几十件;最近看你气色不错,是不是吃了鲜炖燕窝了等等。这些都可以称之为社交货币。
你说朋友之间相互交流聊到这些产品,是收了品牌主的广告费吗?当然没有了。有一次老家的亲戚来深圳玩,晚上吃饭时聊天问,今天去哪里逛了。特意说带去喝喜茶了,也年轻时尚一把。如果大家不知道喜茶,那当时在座的一桌人都知道这个牌子了,为什么会自发的聊到这个牌子,因为品牌文化内核,让产品具有了自传播性。
产品有了自传播性,好处肉眼可见。有那么多自来水帮产品做宣传,在广告费上可以节省一大笔,同时产品销量也会节节攀升。要知道,怎样的宣传,成交转化率最高?当然是熟人介绍了。自传播性有如此多的好处,社交货币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制造出社交货币,让产品销量倍增呢?
这里举穿的、吃的、玩的三个领域的几个例子,来为大家简单剖析下社交货币的玩法,各位可以举一反三应用到自己的产品中去,那么下一个爆品王中王就是各位的产品了。
一、衣服领域的例子回想一下,在朋友圈或者朋友见面时,什么情况下会秀自己新买的衣服?很有可能是价格贵的、突出个性的或者绝版的。
最简单粗暴的社交货币做法就是价格贵了,比如一件貂皮卖好几万,穿着几万块出去,是不是会不由自主的显摆一下:看我这件貂皮,网上买的花了8万块,你看值不?如果这件衣服80买的,你说用户会去分享吗?大概率不会了。
所以我们在做衣服这个品类时,想制造社交货币可以从价格、个性或者绝版入手。
不过卖高价的背后需要一系列的运营动作来支撑,貂皮本身材质稀有所以贵,并不大众。真的把一件普通材质的衣服,贴上一个LOGO身价翻个几十倍,是需要长年累月的打造这个LOGO的,看现在知名的奢侈品,哪个不是几十上百年的历史沉淀,高价社交货币,易做难走。
而个性和绝版这个就简单多了,给大家讲下汉服圈的例子,一件绝版的汉服可以卖到几万块。普通的限量的汉服也可以卖到几百上千元,其材质也很普通,甚至有的还不如几十元的衣服质量好。
尽管如此,当你花几百块抢到一件限量的汉服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穿上拍照发圈,美美的秀一波。还有大家抢到限量版的AJ,不发朋友圈都对不起定的那几个闹钟。
限量是比较简单可行的制造社交货币的方法,不要以为做限量,公司就赚不到钱了。限量的产品的确赚不到钱,但是真正赚钱的大头是基本款,要知道没有抢到限量款产品的用户,多会买其他款来填补内心的失落。而且泛用户被种草后,也会去搜寻购买这个品牌的产品,至于是不是限量款就不重要了。商家不傻,记住:越限越赚。
二、吃的领域的例子大家分享吃的东西例子就太多了,我在朋友圈刷到最多的就是奶茶了。下午到了,美美的享受一杯下午茶。
用户内心并没有想分享某个牌子的奶茶,而是想分享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那么,如果你们的奶茶能代表一种生活态度,你说用户在多个奶茶品牌中选择的话,会选择哪个呢?用屁股都能猜的出来。
用户不会无缘无故的分享某个产品,就像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样。一定要把某种精神上的东西植入到产品中,才能成为社交货币,引发用户的主动传播。
用户分享吃的,要么还是贵的要命的,平常人吃不到的,比如几十万的鱼子。某音里看到的,说吃一口就是一辆小汽车。这样的鱼子摆在你面前,你没有珍惜,当你知道它的价值,再来一次的话,你会说:我要拍照!拍九宫格!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