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语: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中,或者电商行业里,客服是必要的,客服可以解决用户的很多问题,以及售后服务等等;随着各行业的壮大以及技术的发展,智能客服可以帮助人工客服解决一些简单和固定的问题;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客服机器人如何与人工客服实现高效协同的思考,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企业在成长运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售前产品讲解,售后问题解决等一系列问题,客服由此孕育而生;随着企业的成长发展壮大,客服越来越多,被定义为成本中心的客服部门也越来越不被看好。
但是随着近些年的发展,企业逐渐发现,客服作为企业与用户沟通的一线部门,不应单单被定义为成本中心,而是应该逐渐向价值转化推进;随着各公司一系列客服部门被重新定义为服务营销中心,服务经营的理念也逐渐凸显,客服部门也逐渐走向高潮,而客服部门面临的问题也注定将被重新定义解决。
一、客服机器人解决简单、重复性问题,将人力成本从繁忙的无业绩工作中解放出来,进而将人力投放到更具价值的营销转化方面是企业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智能客服机器人应运而生。
客服机器人从交互方式上来看主要包含了文字、语音、卡片、图片等富文本、富媒体形式;对话服务一般采用任务型,它模拟了自然的交互方式,提供7*24小时的服务,为人工客服解决大部分重复性、简单性的工作,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拥有了客服机器人,企业实现了人力成本的初步解放。但是随着绝大部分用户被客服机器人拦截,而用户在客服机器人中流露的商机也随之流失;也就是说,企业一方面希望客服机器人拦截简单重复性的服务,但不希望机器人拦截商机,而是把相关的商机引流到转化能力更强的人工客服;于是,如何实现客服与机器人的高效联动被提上日程。
通过实现人机高效协同,进而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为企业节省运营成本;
为企业创造营销价值;
提升用户体验与满意度;
二、业务背景首先,用户进线原因多样,单次进线用户存在基本信息查询等基础诉求,也存在投诉多次未解决重复进线情况;既存在业务办理、业务咨询等营销诉求,也存在账单异常等紧急业务问题。
采用客服机器人,多关注实现知识匹配,但无法有效关注用户业务紧急程度,价值程度,很难合理化匹配有效的服务资源,进而实现业务转化以及提升问题处理效率等;即人工客服处于用户调度的模式,用户自我选择服务方式。
而人工客服如果采用用户调度,必然是一种粗犷式调度的方式,只要有用户请求人工就会进入人工服务通道;这会导致一方面让不必要服务占用过多人工资源,导致价值用户在忙时很难找到人工客服;另一方面缺少主动挖掘商机的能力,让在机器人中流露意图但没有转化的商机流失,这其实都是企业运营所不希望看到的;也就是说,智能客服机器人虽已实现智能交互能力,但是为了加强机器人与人工的协同,智能化人工调度能力搭建不可或缺。
针对高价值业务,无法实现及时引导至转化能力更优的人工侧进行转化,进而导致商机流失,整体转化能力差;被动承接用户服务,缺少营销主动性、智能性。
2. 用户调度,资源价值无法体现投诉类、异常类业务与查询类等不同优先级的业务无差异分配资源;过多不必要用户进线人工,占比优质服务资源,不能实现合理分配资源,不能把更多的资源投放到更有价值的用户身上。
3. 粗犷式运营,缺少用户分层服务重点客户、重复投诉客户、价值客户等未能有效提供充分的服务资源,所有用户采用同一套运营服务模式;即在有限的企业运营成本上,人工资源向有价值的用户倾斜,向有诉求的用户倾斜,向有价值的业务倾斜。
四、如何实现人机高效协同通过对用户属性、业务属性、客服属性等信息的调用,搭建智能化调度能力,实现客服资源的合理和分配;利用智能化的能力,充分发挥人工客服的价值,减少不必要的人工资源浪费,给高价值用户更便捷的人工服务通道;将资源配置在正确的地方,使它产生最佳的效果,不断提升客户价值、降低边际成本。
分析可能需要机器人与人工分流的位置,发现有三个,即用户刚进线(进到入口前端页面)的时候、用户请求人工的时候,以及用户和机器人交互的时候;因此我们需要在此3个场景下考虑人机协同的策略,并重点考虑一下几个维度:用户属性、业务属性、客服属性。
整体上实现以下效果:
即在用户刚进线阶段,调用用户属性信息(基本属性:如等级、年龄、性别等)、业务属性判断是否需要直接进线人工。
进线转人工的形式有两种:直接转人工、问询转人工。
直接转人工:不经客户许可的情况下转人工;
问询转人工:征得客户同意后转人工;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