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运营 >

产品的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时间:2020-12-17 11:49|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语:好产品还是好营销?其实这两者并不冲突,营销做的再好,产品的质量或者体验有问题的话,那销量一定会受到影响;如今,性价比更高、产品体验更好的产品更能抓住用户;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产品的竞争力的思考,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产品的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人人都知道特斯拉,但你见过特斯拉的广告吗?

即使在汽车行业之外,特斯拉不打广告的做法也非常“另类”;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多次明确表示,特斯拉不会做广告,也不会为请代言人付费,公司的钱应该更好地用于创造人们喜爱的伟大产品。

马斯克确实说了不少有争议的话,但那句“再漂亮的PPT都比不上拿出实际产品有说服力”是真的落到了实处。

“产品自己会说话”的营销策略成就了特斯拉,这背后其实是一个行业老生长谈的话题:究竟是品牌定义产品,还是产品定义品牌?

前一种打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到市场营销和推广,优势是短平快,但挑战是缺乏后劲;采用后一种打法的话,企业初期要面对默默无闻的状况,但如果“产品力”足够强劲,后续就可能收获更大的爆发力,特斯拉就是典型。

在现实里,两种打法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短期竞争需要企业灵活出招,但把目光再放长远一些会发现,真正能在历史中留下痕迹的永远都是“好产品”,而非“好营销”。

今年3月,《财富》杂志评选了100个现代最伟大的设计产品,这是其自1959年来首次对榜单做出更新,上榜的产品既有iPhone、Model S等科技产品,也有削皮器、扶手椅等“貌不惊人”的日常用品。

这些产品穿越了时间,其共性也为后人提供了“产品力”范本。

一、“产品力”三要素

谈到好的产品,许多人脑海中闪过的可能都是特斯拉、苹果旗下的明星爆款;但大多数时候,好产品未必是石破天惊的,而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不张扬地改善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在《财富》的那份榜单里,Oxo Good Grips削皮器和宜家设计的Poäng椅子都是典型例子。

Oxo Good Grips削皮器诞生于1990年,设计师Farber最初的意图是为患有关节炎的妻子设计一款更好用的削皮器;他专门制作了一个左右带螺纹的橡胶握把,让产品在完成削皮功能的同时,也能充满人性关怀。

产品的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用《财富》榜单的说法,这款削皮器是“包容性设计的最佳范例”,其与Good Grips的创新系列都表明,让所有人都更容易接触到设计也是对每个人都更好的设计;后面这一点,在宜家的Poäng椅子也有充分体现。

虽然诞生至今已有46个年头,但Poäng椅子看上去毫不过时;Poäng椅子让好的设计能以亲民的价格进入平常人家,以至于《财富》评价其“在全球实现了家居设计的民主化”。

产品的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直到今天,Oxo Good Grips削皮器在亚马逊和国内电商平台上依然热销,宜家每年仍会卖出数百万把Poäng椅子;也就是说,好产品并不是行业的孤芳自赏,其换来的是可观、且更长久的商业回报。

上述案例有着共同的特点:舒适优雅、价格实惠。

如果说当下的好产品还要加入一个标准的话,那么应该是“科技创新”;毕竟技术进步需要走向普惠,而消费品是最好的载体。

过去,优秀的产品似乎更多来自发达国家,国货被贴上“低端”标签;但随着国内消费市场和供应链的成熟,对产品本身的重视也成为许多品牌的“主旋律”,就连一贯对产品要求苛刻的罗永浩,也曾对此公开表达赞美。

一次直播中,罗永浩如此评价小米有品的一款售价79元的⼿机⽆线充电⼩夜灯套装:“这种调性、这种实用性,如果不是中国公司做的,⽽是北欧⼩公司做的,直接乘以15倍的价格也是合理的”。

产品的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得到罗永浩夸赞的⽆线充电⼩夜灯套装

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变化。以往国内消费者对国外产品带有“滤镜”,愿意为之付出高溢价,但如今越来越多国货受到青睐,其在兼备品质和实惠的同时,使用体验上也有了许多创造性解法。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