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读:从推出米聊和MIUI系统,到做盒子、做手机,小米从一个小公司一步步成为了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IoT企业。小米是如何做到的呢?本文作者对小米的“铁人三项”商业模式展开了分析,与大家分享~
中国核心的商业问题是商业效率低下,任何一件东西都要经过很多层,卖到消费者手上的时候产生很高的溢价。在分析拼多多商业逻辑这篇文章做了相关分析(爆款打爆低价,消费端倒逼供应端,“简单、粗暴”,带你解读拼多多的底层商业逻辑!),本篇文章不再详述。
1. 互联网获客成本高移动互联网的核心竞争就是获客成本的竞争,获客成本越低,企业就越有竞争力。随着移动互联网竞争的加剧,获客成本从最初的几元攀升到现在的几百元,还有继续攀升的趋势,而且最可怕的是用户对这种获客成本丝毫没有感知。
小米招股书中披露的获客成本:
小米把自己的商业模式定义为“铁人三项”,即硬件+新零售+互联网。
小米将所有的过程最大限度的压缩,压缩完以后把所有成本用来做产品研发、做产品,所以初期的小米不投任何市场广告,而是自建网站卖手机,广告费全部省掉,做到了零渠道预算,然后成本定价。
尽可能去掉一切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这是小米供应链的核心特点。通过信息技术,小米直面最终客户,高效实现了产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三流直达。小米销售产品,客户从小米商城网上下单,产品从小米的仓库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没有中间环节;
消费者下单付款后,资金直达小米,不会停留在中间环节,因此资金周转率高是小米模式的一大特点;
消费者收到商品之后,可以直接联系小米客服、论坛讨论、商品评论区留言等,避免中间人传递信息造成的延迟与失真。
这也是为什么小米做硬件研发,还必须要做零售,极大提高中间效率。
做产品成本定价,做零售销售产品,虽然提高了效率,但是会产生新的问题:公司不挣钱甚至亏损。“低价优品”一般意味着公司成本更高,利润更低。对很多企业来说,仅靠低利润来维持公司的运转将会十分困难。因此,“价格痛点”的实现需要企业其他行为做支撑,才可能获得持久的用户增长。
小米严格限制了自己的毛利率,希望毛利率越低越好,公司不赚钱就很难雇到优秀人才,很难找到投资,很难持续。
从商业上讲,一个公司不挣钱是不可持续的,按照传统硬件企业的玩法则会普遍采取“以量取胜”,通俗地说就是“薄利多销”,即在单个产品利润低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扩大销量来形成规模效应,取得总体上盈利的增加。
如果不做互联网服务,小米跟一个标准的硬件公司一样,在严格限制毛利率的前提下,公司很难获得持续发展。
低价如何做增长:以量取胜、模式创新、降低成本。
硬件不赚钱,靠服务和增值赚钱,砍掉传统的线下渠道,靠电商直销渠道,以社交媒体为核心“口碑为王”。
低价优品解决用户痛点,获取用户增长,然后通过高附加值服务费用盈利。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只有用户的增长并不叫用户增长,而是有价值的用户增长才是真正的用户增长。
属于典型的“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羊毛指的是利润,狗指的是消费者、用户,而猪则指的是广告商或投资者。“硬件免费”的本质是建立跟用户的强连接,要么通过软件,要么通过粉丝,要么通过硬件生态。
手机、电视已经是“硬件免费”大潮的主力军,它们的底气就在于可以通过软件、内容收费,即“吃软饭”。但是,怎么能驱动用户的强连接呢?就靠一个关键点:口碑。
作为一家硬件公司,做高品质的产品需要高成本(好的设计师、优秀的工程师、顶级的元器件及好的加工厂),卖一半的价钱,这在商业上是不可行的。而商业模式一定是闭环的,小米如果不做互联网服务,公司是不可持续发展的。
三、小米商业模式画布供应链公司: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制造商
生态链公司:华米、极米
第三方电商:京东、淘宝、拼多多
硬件生产制造:手机、智能硬件
新零售:线上网店、线下门店
互联网
实业+投资(用生态链完善产品组合)
以社交媒体为核心的“口碑为王”
硬件低成本获客(爆品)
铁人三项组合拳,很难复制(硬件、新零售、互联网)
知识性资源:知识产权、专利、用户数据
团队
资本
以手机为核心:手机周边、智能硬件、生活耗材
做撼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
自助服务:官网、线上电商、线下门店、客服
社区:用户论坛,米粉文化,和用户交朋友
砍掉传统线下渠道,电商直销
自建渠道:小米商城、小米有品、小米之家
第三方渠道:京东、淘宝、拼多多
大众客户
原材料及制造成本、研发分摊成本、市场推广及广告成本、销售及渠道成本
小米商城、小米有品
淘宝、京东、拼多多
小米之家
物流成本
服务和增值:广告
硬件销售
投资
品牌使用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