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运营 >

To B公司:如何从0开始做视频号获取流量

时间:2020-09-03 16:37|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读:图文形式的没落和短视频的兴起,促使不少公司都在探索微信视频号的玩法,希望进一步获取自己的流量。本文作者复盘了自己公司的视频号运营,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与你分享。

 To B公司:如何从0开始做视频号获取流量

今天复盘分享一下从0开始做视频号,我们团队之前没做过短视频,0基础上阵,这一路上的迷茫、不断踩坑、迭代破局、收获果实,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和参考~

7月29日,我们发了第一条视频号,1个月的尝试:更新了18条视频,总播放量达20万+,上了2次热门推荐,平均播赞比2%以上,给团队转化到了几个大单~

一、To B和To C公司都适合做视频号吗

“视频”是信息传输方式的一种进化,之前公众号是“文字”的形式传播,18年公众号打开率/分享率下滑的时候,“条漫”却逆势而上(“图片”传递信息)。

今年公众号的几次大更新,都是让公众号发视频有更好的体验:转发到群是“卡片式”提高打开率,播放页底部推荐往期视频提高“打开率”,视频插入小程序跳转购物等等。

 To B公司:如何从0开始做视频号获取流量

你看文字、图片时还需要手指上下翻动屏幕,才能让信息从屏幕传递到你眼睛、输入大脑;

但一滑到视频,自动播放、声音和画面自动钻入你眼睛和耳朵,“信息”传递更高效,这就是短视频平台的媒介特质。我记得淘宝从14年就开始在力推“详情页”视频化、有视频介绍的宝贝、搜索权重会更高;

再扯远一点就是“视频”还原了原始人类面对面交流的场景,从“画面”到“声音”,交付一种“场域”;

而“文字”是被发明出来传递信息、乃至延续文明“存档”的;

所谓人是视觉动物,万物皆会视频化、All in!

其次,视频号可以基于微信的“圈层效应”作为流量放大器:转发视频到朋友圈,用户点开即进入视频号,用户点赞/转发后能带来和Ta同一圈层的精准用户。

同时视频号中引导新用户跳转文章添加个人号,形成裂变循环:个人号越多→视频播放量越高→越多人添加好友。

 To B公司:如何从0开始做视频号获取流量

所以只要你冷启动的个人号上有精准的用户,通过“视频号”来传播你需要传递的“信息”,不仅更高效/转化率更高,还能撬动裂变更多的精准用户。

二、账号定位和内容定位

在非内容驱动的公司做内容,很多时候讨论“如何做内容”的潜台词就是“内容怎么带来销售”,无时无刻不强调宣传的“品效合一”。所以冷启动前、我们讨论最多的问题也是:

视频号怎么帮SaaS销售团队带来线索?

如何通过视频号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品宣)?

但对于探索“新业务”而言:最重要的是“信心”(团队内部/老板),信心来源于不断积累“小胜”。很多内容团队就是出发时背负了太多指标、又想要传播又想要转化,导致出师不利,得不到公司更多资源支持,就挂掉了。

所以初步试错时、最好是能先拆解:以前成功过的案例中的关键因素;例如抖音/快手刚起来的时候就很多做号团队、把微博/知乎上火过的文字段子拍成视频依旧能再火一遍;一个流量体兴起的时候都有“再做一遍”的红利~

我们的To B用户中、有2.3万人付费加入的「每日运营案例库」知识星球每天在看我们的运营案例拆解。把这个“文字时代”就已经成功的“产品”视频化、就是我们的第一个栏目。

于是我们第一条视频的素材就选了「每日运营案例库」中《喜姐炸串》的引流获客案例,不出意料获得了2万+的播放量(文字版的才1000多阅读)。

这给我们打了一剂兴奋剂,因为它验证了一点:案例的视频化是可行的,我们的能力圈足以形成视频号的“安全圈”。

 To B公司:如何从0开始做视频号获取流量

在做账号定位时,刚开始我在犹豫是用“零一裂变”或者“运营深度精选”来开号,还是以大雪的“个人形象”打造IP(大雪当时是有一些害羞和犹豫的)。

问了鉴锋,他当时直接定下来让我们以大雪名字开账号,他认为微信是基于社交关系链,一个有“温度”的人更容易和用户拉近距离建立信任,而不是一个“公司”。

基于对“人“的信任,延展出来对品牌的好感,是更为牢固的。

同时,建立一个“个人品牌”比“公司品牌”所需的成本更低、时间更短。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