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职场 >

网易严选交互团队的管理方式进化史

时间:2021-07-27 09:37|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管理团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管理者的智慧,也需要具备相关的管理知识。本文作者从具体的工作分工、文档管理分发和人员培养这三个方面出发,分享了网易严选交互团队管理方式的进化,与大家分享。

 网易严选交互团队的管理方式进化史

今早看到一篇大众点评研发团队项目管理优化的文章,脑海中一瞬闪现了这几年带严选交互团队的工作方法渐变历程,于是乎想趁热写一篇文章。

严选交互团队从2015年至今,一直维持在4人规模,承接的工作包括:移动端/WAP/PC/小程序/部分后台/运营活动/交互规范制定。

2015年开始做严选项目,只我一人负责交互,当时带着设计团队(严选启动时设计团队只有5人,还包括1个实习生)。后来我开始专职负责交互工作,2016年才社招到麻译天同学进入团队,同年7月2个校招同学翟翼畅和柴蒙入职,从此4人团队一直合作到现在。

由于工作责任、团队规模、项目扩展、合作团队工作方式等变化,我们交互团队的工作方式也在不断的调整。所以这篇短文就是简要的讲一下严选交互团队的工作方式渐变过程。

一、分工 第一阶段: 一人作战

严选刚起步时各方人力资源都很吃紧,产品也只有2人,我们先做了PC端,然后马上出APP的策划和交互。WAP端的交互按照惯例根据APP的基础去拓展。无论从社招还是校招,都没有办法很快加入新的设计师,所以这个阶段只能靠我一人完成所有交互。好在后台部分都是产品都承担了,因为目的是保证功能如期上线,流程都走通,而且第一版的严选功能不算复杂,之前我在做秀品项目时也从0到1做了移动端的交互设计。

第二阶段:团队建立

2016年2月份,Z同学到严选来实习,4月份回学校做毕业设计。严选的甄选家项目就是她实习期间完成的。甄选家一直是严选一个很有特色的功能,目前一直还在运营着。5月份,M同学通过社招加入。7月份,Z同学和C同学校招入职。此时4人团队算完成。

为什么按照4人搭建?当时的思路是传统的以1人为主设计,围绕APP,其他人来拓展 PC  WAP的功能。所以那时我还是担着大量的交互设计工作,M来负责拓展PC的功能,C和Z因为经验较少,所以也通过拓展WAP和做一些相对较小的功能来提升能力。

第三阶段:分工调整

按照这种方式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按照端来分配工作并不合适,原因有3:

总会有一人负担最重,以APP为优先,那其他端设计师必须等APP完成设计后才能开展

拓展其他端的设计师必须以APP的设计为依据,那么自己的想法和设计就无法体现,能力提升慢

需求方要对接多个设计师,同步效率低

所以, 16年Q3结束后,我这边改变了工作分配方式。将一人一端改为按照业务需求分配,需求负责三端。也就是说一个设计师接到一个需求,如果是涉及多端的,那么APP/PC/WAP/管理后台(后来还有小程序)都由这个设计师负责,通常还是优先做APP,然后再拓展其他端。

这样的好处:

每个人都能去锻炼多端的设计能力

多端的设计思路和体验可以保证连续性

需求方只要对接一个设计师

至于需求如何分配,我参照了严选产品组的分工方式:导购线、营销线、售后服务、内容、用户等几个大类。但设计师毕竟人数还是不足,所以一个设计师会有一块 固定的业务跟进之外,还会分到其他的。比如M负责会员积分、C负责内容线、Z负责售后服务、我负责导购,但是实际上,每个人根据工作配比,我都会分配一些导购的或营销的需求过去。

我个人投入在设计产出上的精力,从一开始的80%到50%,到现在的20%左右。让设计师们跟进一块业务,可以对这块业务有越来越深的研究,也会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如何提升业务效益,对比游击战式打一枪就换地方,要有意义的多。目前这三位设计师可以说都有独挡一面的能力了。

下图为目前严选交互组分工图:

 网易严选交互团队的管理方式进化史

二、交互文档管理与分发

交互文档的管理方式,这3年间我调整了很多次,也是因为项目和团队的调整,为了提升效率做了对应的变化,所以这里重点说一下。

阶段一: 一人产出,上传任务管理平台

一个人时比较简单,交互稿完成后,导出HTML,打包上传到QA平台(一开始还是用QA平台来管理需求和文档,18年初全部转为JIRA)。效率低的方面是每次修改要重新导出打包上传,通知上下游去重新下载,容易出现信息不同步,有时候改几个字还要再打包上传也是很恼人的事。

阶段二:上传FTP,任务管理平台贴链接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