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职场 >

产品方法论之“三位一体”法

时间:2021-07-27 09:38|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编辑导读:作为一个初级产品经理,进入职场后才是“真枪实战”。尽管之前在书中学习到再多的理论,现实中一样也会遇到难解的问题。本文作者总结了他晋升时常用的方法论,并佐以案例,分享给在职场中有困惑的产品经理。

 产品方法论之“三位一体”法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秋季晋升了,评审期间翻出往期的晋升文档,发现其中有好多内容其实可以拿出来分享给大家的,毕竟来自真枪实弹的方法论,更接地气,也更有人情味~

一、我要分享一个什么样的方法论?

这次分享的方法论来自我还是初级产品经理时,根据工作内容总结的一套方法论。

彼时,我作为初级产品经理,已经开始负责一些中小型的项目了,并且开始根据业务提出的需求,结合自己的产品sense,凝结成产品需求,进行评审上线。

此时,一直有个很靠谱的产品大拿在带我,我有什么问题也都和他知无不言(多说一句:这很重要,在我们还是小白的时候,一定不要不好意思,有问题一定要及时暴露,自己闭门造车是无法成长的)。不过,我也踩了很多坑,有过被质疑,有过自我怀疑。幸运的是,这些坑最终没有困住我,而是促成我发现了一些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规律,并最终内化出了一套方法论。

这套方法论也成了我晋升材料中的一部分(当然也成功晋级啦)。现在我就结合我的经历,来拆解我的方法论。

二、需求来了,无从下手怎么办?

假设你是教育类APP的产品经理,这个产品姑且叫做【学习真好APP】。

在Q1的某一天,你们的学科老师提了个需求,要做引流课的活动,进行招生引流。而你是刚入职2个月的产品经理,产品业务以及产品流程都已了解,突然有这么个需求让你做,并且规定1周内给出方案,1个月内上线。

其实真实的业务场景就是这样的,业务的需求都是没有边界的。通常业务方只抛出个需求,也没有目标和价值,也没有具体的实现形式,只是说明这个功能的一个需求点,并简单交代了上线时间(有时间还是那句最头痛的“越快越好”)。

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剖析这个需求呢?

其实这个时候,你要遵从你的内心,说出一句“什么玩意”。不是玩笑哦,如果你不清楚这个需求,首先要想的的不是怎么做,而是为什么。所以,需求来了后的第一步,就是求证。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产品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产生价值,没有价值的产品就是废品。

在需求层面,你是否了解它的价值呢?如果业务给的需求没有标的价值,你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这个需求的价值。

引流课对于公司的价值是什么呢?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才算是明白这个需求的价值。终于,你带着这这个问题,与学科老师一阵唇枪舌剑,彼此对于这件事情的价值达成了一致。

对于公司,引流课可以为公司在线课业务带来新的用户增长,增量用户作为用户池,为正价课导流。【学习真好】作为公司2C业务的重要的出口,做这个需求责无旁贷,学科老师需要为引流课输出内容,保障课程质量。

价值意识和业务对齐后,就进入到产品经理的主场了。产品经理这个时候无论title高低,都要有个大局意识。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要利用一切资源完成需求的核心目标。在做需求的时候,你要考虑都涉及到哪些业务线,你的需求对各条业务线的影响是什么。

举个例子,引流课不是静悄悄的在APP上线就万事大吉了,如果用户都不知道有这么个活动,等到引流课结束,他都没有接触到这个活动,怎么能保证活动效果的最大化呢?没有庞大的流量,引流课做出来只能是效果寥寥。所以,这个时候就要考虑这个活动从前期预热->活动上线->用户维护->活动下架的整个环节中,都涉及到哪些业务线的参与。

比如针对这个活动,前期预热肯定需要产品运营的参与,在上线活动前吸引用户过来,更有条件的时候,也需要公司的市场部,针对线上线下的渠道进行广告的投放。

将每个环节的业务都串联起来后,就需要产品经理梳理出一张战斗部署图,一个项目就是一场战役,要有毕其功于一役的决心。这个时候需要作出各个时期的泳道图,把每个时期涉及的业务线和各业务线的关联划分清晰。即使此时还没有比较清晰的方案,也要做到心中有数,把主流程跑通。比如可以做个这样的泳道图:

 产品方法论之“三位一体”法

图1

业务线梳理完毕后,就到了产品专业的层面,从【学习真好】这款APP的产品定位,考虑需求的细则。

你要针对产品中的用户进行分层。比如,新用户和老用户,这两部分用户在引流课活动中的优先级肯定是不同的,因为他们能产生的价值是不同的。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