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职场 >

数据分析师拯救猪队友的操作指南.doc

时间:2020-10-15 09:47|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数据分析师拯救猪队友的操作指南.doc

年初各种盘点、总结、回顾类的报告很多,有一类“不带脑子”的队友纷纷上线,搞得做数据分析的同学们非常蛋疼。具体表现吗,看下图:

 数据分析师拯救猪队友的操作指南.doc

来,陈老师把那句没说出的买马匹替大家说了:做业务、做业务,连自己要做成啥样都不知道,还做个毛线啊!脑子都去哪里了!不知道早问啊,现在都搞完了,拉了一裤裆了,擦屁股想到老子了……

咋整?我们今天详细整一整。

不带脑子?不是蠢就是坏

为什么会这样?其一就是:。很多人干活就是不带脑子。确实有很多公司的运营、策划、产品经理,干活就找模板,想创意就抄竞品,其他啥都不会。

你问他为什么干?

他回答:

过去是这么干的,今年也这么干;

我看人家这么干,我也这么干好了;

老夫从业十年都是这么干,为啥不继续干;

这是老板命令的,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敢问。

至于这么干行不行、会干成啥样、干不好了还能咋样,完全没思考过。如果业绩风调雨顺,就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果业绩不行,就开始怪大环境,怪对手太凶猛,怪公司没投入,怪领导瞎指挥。最后一句:“这个得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下”,把烫手山芋丢过来了……

╮(╯▽╰)╭

还有一类就是:。自己写目标怕完成不了,于是故意留白,等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一下”。刚好新入职的小伙子信了!还真以为人工智能模型能搞掂,两者一拍即合。

最后的结果:

如果分析出来效果特别好,老板质疑!丫就甩锅给数据分析师,说:我看不懂呀,都是数据分析搞得;

如果分析出来效果不好,丫就站出来说:是不是分析的不够深入,是不是分析的不够全面,是不是还少了考虑行业、宏观、用户等深层次影响?

总之你拿回去改,你没有分析到位!

(▼ヘ▼#)

总之,这些乱七八糟事是我们不想面对的。可如果事已至此,队友真的就没定目标,并且良心没有大大滴坏啦,想一起补救,咋办呢?

破局关键:找参照物

想事后补救,最关键的是:找参照物。在事后补一个评价标准。这样做颇有:“先射箭再画靶子”的味道,是非常不科学的。但是总好过没有评价标准。因为如果没有评价标准,单纯的计算活动中业绩、用户、销量等数据,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数据分析师拯救猪队友的操作指南.doc

你看,完全扯不清楚。

这还是业绩类活动。如果是任务类的,比如增加用户量、清库存之类,就更扯不清了。到底增加多少用户才满意?增长上限是什么?这一炮把钱都花了剩下几个月咋办?清库存反正都要清啊,凭什么说你活动做得好?一件都交代不清楚。

所以切记切记:先找参照物,评定对错好坏,再分析为什么会好/为什么会坏,有多少改善空间。这样做最清晰,最有效率,能减少很多毫无意义的扯皮。

隐藏的刚性目标

本篇例子是促销活动,从逻辑上讲,促销活动是一定会拉动销量的,毕竟是砸了真金白银的。问题的关键是:增加的销量对不对的起投入的成本。这也意味着,促销活动都是隐含了刚性目标的:

销售额比没促销涨

活动期收入+活动成本,大于活动销量增长

具体例子看下图:

 数据分析师拯救猪队友的操作指南.doc

如果做了活动反而比没做还差!活动参与的人压根没几个!那做的是个呀,多明显的问题。

BUT,一般这时候,业务部门会跑出来强行洗地:“做了活动更差,是因为不做活动会更更更差”。这种洗地是毫无节操的,典型的做烂了还不认的行为,你咋不说你不做活动地球就爆炸呢。

 数据分析师拯救猪队友的操作指南.doc

这时分两种情况。如果是上图1走势,业绩虽然持续下滑,但是跌的轻了,这时候还能洗洗地。如果是上图2走势,正常周期波动,丫做了活动业绩反而跌了,那就是活动做烂了,洗都没得洗。

这时候送给业务方的就八个字:下跪认错,低头挨打。

其他事后补目标的方法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