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对产品经理来说,求职就业肯定少不了面试这一关,那么在面试中,产品经理是否可以用产品思维去拆解面试问题、面试环节,帮助自己顺利求职呢?笔者就以这样的思路写下本文,希望对求职的你有所帮助。
产品经理求职过程中,面试一定是那个最重要的、决定成败的环节。今天我们通过另一个视角,来看看如何准备面试。这个视角是,如果【面试】是一个产品,作为产品经理,我们如何进行设计?
我们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
找准目标用户
挖掘他们的需求
满足需求
实现需求
一、面试你的目标用户是谁?一般情况下,互联网公司的面试会有3轮(当然会有特殊情况):第一轮是你未来的直接主管,第二轮整个部门的主管或者CEO,第三轮是HR。
直接主管主要考察你的经历是不是他要的,通过后部门主管/CEO一方面做核实确认一方面要给你定级别,信息反馈给HR后,HR一般感受下你的价值观,做薪资谈判。
三个角色在招人时,关注的点都不同。下一步我们就来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
二、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1. 你未来的直接主管一个HC(招聘名额)的来源,一般都是由你未来的直接主管发起的。当他根据接下来的规划和产品分配,发现人手不够,或者需要更合适的人时,会申请HC招人。
他们的需求等级会比较明显:最关心你的能力是否具备COVER要负责的产品,然后看看能否快速上手干活,再看看你是否愿意做接下来分配给你的事。
第一轮面试是最重要的,第一轮表现好,你会得到直接主管的推荐,成功的概率会大大提升。
2. 部门主管/CEO第二轮面试你的人一般会是部门主管,在有些扁平化管理的团队里,有可能第二轮面试官就是CEO级别了。
他们主要是先确定下第一轮面试的结果有多大偏差,然后会考察你的LEVEL给你定级,有些眼界远的管理者会适度判断你的可培养空间。
所以进入第二轮面试,你可能会遇到很细节的问题,也有拔高点的问题。通过这一轮,基本上给你确定了级别,也就是确定了你的薪资范畴。
3. HR人力资源团队主要是跟你谈谈实际的薪资待遇、入职时间等,也会考察候选人的价值观(尤其像阿里巴巴系的公司,对价值观特别看重,HR有一票否决权)。
对于他们来说,知道你想要多少钱,能给多少能不能谈妥。也会希望从你这收集一些行业专业性知识,帮助他们夯实对产品经理的理解。
三、需求的表现和满足分析完3类角色的需求后,这一部分重点讲他们一般会通过哪些问题来解答自己心中的疑问的。我们的面试就是要针对问题,抓住重点,精要回答,满足需求,超出期望。我们还是从3类角色分别来分析:
1. 直接主管1)考察你的专业能力
第一轮面试环节的问题一般比较多,我们只要抓住2个关键点基本就没啥问题:数据分析和用户调研。
为什么是这2个要点,我们举例一些常见问题和示例回答(也欢迎大家补充更好的回答)。
哪个产品你觉得做得最好?
需求关键点分析:
考察结构化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看你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说清楚一个产品:给什么用户解决什么问题的?当时是因为什么契机做的这个产品?你认为的好是过程的好,还是结果的好,为什么?
回答口径示例:
有一个商家选品数据看板的需求我觉得做的还行。我们平台上有个栏目叫天天特卖,主打低价优质品。我们上线后分析了12月的数据发现,有60%左右的商品转化率低于没参加栏目商品。针对这个困惑,我们调研了头部10几个商家,问了他们是怎么报名的。结果发现商家并没有很认真在报,凭经验在报,也没有数据给他们做决策。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就启动了一个简单的数据分析看板,拉了几个头部商家的群,告诉他们怎么用数据看板选择商品。上线一周后,这些商家对应的品类的转化成交从14%提升到了20%,有80%的品在转化率上超过了其他的。我觉得这个产品分析的过程和结果都还挺满意的。
需求是从哪里来的?
需求关键点分析:
主要考察你有没有过主动挖掘过需求并落地执行,千万不要回答都是业务提给你的,这样显得你没有思考。
回答口径示例:
大部分是客服给我提的,主要的出发点还是为了提升客户满意度。还有一部分是自己对客户满意度进行数据挖掘,然后找到需求和客服核对的。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