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语: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和公司理念能让人有工作的动力,如果你自己认为这家公司的经营理念、做事方式等无法接受的话,另谋高就才是最好的路;本文作者以自身的经历分享了自己跳槽后两个月多就选择离职的原因,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紧接上文《2020年应聘总结反思,给有想法的朋友们一点经历后的分享》,我在4次面试中拿到了2个offer,当然有我比较心仪的一家公司,最终我选择加入那家心仪的公司。
但是但是,从入职到最终离职,我在这家“心仪的公司”就只待了84天;而且待的过程也比较痛苦,之后的一段时间总是在反思我当时是怎么看上他的,且听我娓娓道来我这84天的经历。
一、初入公司,但是有点高兴不起来刚进入公司,被分配到了公司新成立的项目组,我的组长因为还有其他几个项目,就交给了我一个项目让我尽快熟悉业务以后负责。
我兴奋的要来了资料和原型,摩拳擦掌想要开始了解业务了解需求,但打开文件夹我就有点乐呵不起来了。
基本没什么业务调研文档,没有需求文档,只有原型和一些简单整理的流程图,一问这就是所有文档;打开原型又被浇了一盆冷水,原型页面不少,但是少有几张页面有功能文档;各种页面都是简单的表格堆叠和文本框堆叠,没有交互,更没有权限和业务说明。
我心思这进度大概也就开始了30%吧,然后就被叫着去和开发同事开会;我以为只是对接需求的会议,没想到是原型宣讲;组长对着那基本没有什么功能说明的原型页面一顿讲,下面的开发同事和我听的比较懵逼。
不过还好开发的同事们有业务背景所以多多少少能理解业务逻辑和原型设计,我只能用尽我前20多年的功力尽快消化吸收理解。
原型宣讲的过程中,我发现组长对很多业务需求把握不准,忘记业务实例,并且表述不清!很多情况下对于功能如何实现都让开发同事看着来。
虽然表面上没表露出来什么,但是我心里就是有个声音在吐槽:“卧槽怎么能这样,这是一个正常的产品宣讲的样子吗?”
会议结束后,记录了一堆问题,但是开发同事照常开始开发,组长单独跟我说“让我之后全全负责,他就不管了,他还有别的好几个项目”。
字里行间透露着“这是个坑,我就先走了,你看着办吧”的意思,当时我才理解原来接手了个坑。
但是我当时是觉得,这项目是个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那个组长的态度问题,而且有危机就有机遇;这对我来说也许是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所以我也并没有很失落,反而准备大干一场。
二、考验填坑能力,上手新项目因为项目时间有限,而且开发同事多多少少已经开工了,我也不能慢慢腾腾的。
虽然刚进入公司的时候还挺担心工作能否顺利上手,不过工作真的来了之后,之前沉淀下来的工作方法似乎马上就能觉醒。
来点干货,想要总结总结加入新公司后如何快速上手新业务,就只是自己总结的工作经验,还请指点互相学习。
1. 最重要的一点,能不接手项目最好不要接手项目要接手最好也接那种基本没开始多少的,有人带更好,而不是这种原型都设计好了安排开发了的项目。
当然接手这个项目的二期也是可以的,但也是要从二期的开头开始,由本人与客户沟通后确认需求和方案。
但是真的接手了也别怵,就是淦!
2. 要来与项目相关的各类文档最好有业务调研相关的文档、需求文档,当然也可以向开发的同事们要来软件设计文档,业务调研文档能让你更好的了解业务背景、逻辑等等与业务相关的知识点。
需求文档的重要性不用说了,能让你理解项目的痛点、需求等要点,并让所有与项目相关的关系人确认项目的需求、建设目标、建设方案等大方向、大设计上保持一致,而不是大家在大方向层面没能达成一致就开始埋头苦干。
3. 深入了解业务!不要怕烦到别人,有思考过后不清楚的逻辑,或是无法得到确定的问题就去找人问!找你接手前的负责人、开发、最后再考虑找客户。
到时候你做不好客户、开发和领导怼你的时候可不管你是不是刚接手。
4. 深入了解基础系统我们有基础系统,后期的项目都是在基础系统的业务逻辑上进行重新设计,底层的架构、功能不会改变。
所以,尽快了解基础系统,对项目系统能实现成什么效果有很好的帮助,也能尽快了解到你可以实现的边界在哪里。
5. 完善原型逻辑!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