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职场 >

回顾2019,我的反思与求索(一)

时间:2020-10-28 11:03|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不要因为走的太久,忘记了当初出发时的模样。”这是我针对工作几年来的一个总结与反思,同时也是一些探索,本文是系列总结的第一篇,介绍了我对所需要的基础能力的理解。

 回顾2019,我的反思与求索(一)

2020年,步入职场已五年。每一年都在年初回顾去年的所思所想,所经历的事时,总是感觉自己总是明明可以做的更好。这样的感想来自于事后诸葛亮,也来自于每一次问题后的反思。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做一个产品设计人员,主观上我希望我的用户按照我所预期的方式去使用产品解决问题,此时我总会因为没有完全带入使用者造成所设计的功能有时无法完全达到预期甚至大相径庭。

小则功能还需打磨,大则战略出现问题。我开始反思面对当下的变化,我需要什么能力,什么行动与什么思维去面对未知,探索未知。所以我回首往昔,与曾经的自己促膝长谈,希望他们能告诉我面对未来的方法。

 回顾2019,我的反思与求索(一)

01 设计能力

回首我的过去,作为产品经理,从抽象的需求到功能设计,再到具象的视觉设计,经历过因为“皮囊”不好看遭受嫌弃导致被用户埋怨,体会过因为功能流程与交互设计的糟糕影响了效率,从而不得不让我重新审视设计。

反思过后我所需要提升的设计能力,包括以下几部分。

 Axure原型设计

UI视觉效果评估与设计

UX交互效果评估与设计

产品功能结构设计

解决问题的方案制定原型设计与简单的平面设计是日常中最为基础的工作,在尝试过多款原型设计软件以后我深刻体会到适合自己的,对于自己而言才是最好的,于是我放弃了其他所有的软件,尽可能以Axure为主,以此来学习视觉设计与交互设计。

在我的设计能力前三点中,就是集中于产品的视觉与体验呈现。过去的经历告诉我,产品经理既要在宏观的功能规划上“不拘小节”,也要在关乎用户的细节上“锱铢必较”。用户界面以及操作体验这些基础内容,同样也是要仔细琢磨的。

因此在去年9月,我开始整理了自己的一套原型素材框架与规范,在提升了原型设计工作的同时,也帮助我不断的提升设计基础。

我的后台原型素材:

 回顾2019,我的反思与求索(一)

2019年让我感触最深的则是产品功能结构设计以及解决方案的制定。不同于刚毕业前几年的执行为主,2019年我的上级产品负责人将整个SAAS的后台产品完全交给了我和另外一个伙伴,让我们直接对产品规划和结果负责。

经历了上半年根本不知道要如何做,再到下半年大范围重构了功能,真正开始以使用者的角度规划产品的宏观功能结构,让我体会到了产品做加法的艺术,也让我了解到自己在宏观规划能力上的不足。少了来自上层的直接干预,我需要自己去思考几个问题。

要做什么?

要怎么做?

是否达成了目标?

其中要做什么,这就是最难的问题。因为我开始直接对结果负责,如果开始就是错的,那么我就需要承担因错误带来的人力与时间成本。

在下半年的重构工作中让我感到了因为决策失误带来的压力与责任。面对未知的时候,的确会有失误的可能,但是可以通过充足的准备与灵活的调整来降低因决策失误造成的负面影响。

当产品从0到1以后,我陷入了不知道做什么的疑惑。因为核心功能都已完成,用户在使用我的产品以后大多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此时我开始觉得只能就用户界面、操作交互等开始小修小补。

视觉与交互是重要的,但是从中暴露出的功能缺陷问题是更加严重的。比如当我设计的数据后台仅有表格时,我觉得用户可以自行下载表格做数据分析,但是实际上用户希望通过你给与的数据得出结论。

导出文件进行二次分析行为是用户需要深入分析的时候才会有的操作,而不应该依赖每次都让用户这么做,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这个运营后台不够体贴与完善。此时整个数据后台的价值就仅仅只是一个提供了数据源的后台,无法帮助运营人员提升工作效率,更何谈帮助他们发现问题。

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让我感到了后台在功能设计上的缺陷以及思路狭隘造成的严重后果。能解决问题的人,证明面对已知问题有较强的能力去应对,而能提出有效问题的人则更具有敏锐而长远的眼光以及扎实能力基础,这也是我想要提高和拓展的能力。

02 效率管理

产品经理的工作就是为用户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而这个工作同样需要高效的执行。我认为自己需要拓展或者巩固的效率管理能力有以下几点。

时间管理

情绪管理

沟通协调

系统性规划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