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金字塔原理》是一本讲结构化思考和表达逻辑的书,对写作、思维、做事都有很大益处。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金字塔原理进行了分析拆解,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加深你对金字塔原理的认识。
一个资历老道的销售总监曾对我说过句话,至今印象深刻:销售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忘掉自己是销售,当你怀着目的做事,最后往往达不到目的。
他的意思是说,达成目标需要设计步骤,要在执行中享受过程,那么目的是自然而然轻松实现的。如果自始至终把目标挂在嘴上,往往会成为负担,甚至让人走上歪道、走火入魔。
《英雄》中无名刺秦王,面见秦王需在百步之外,先破长空可近(距)秦王二十步,再破残剑或飞雪上前十步,才有机会使出「十步一杀」。如果在百步之外就露出刺客杀气,暴露目的,想必还没看清秦王长相,就被射成了刺猬。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促成一笔交易,说服一个人,向别人讲一个道理时,如果直接丢出最后方案和主旨,往往适得其反。促成交易需要建立信任及博弈过程,接受新想法也要循序渐进,这就要求我们在达到目标之前,设计路径和架构,逐步推动。也是我之后要讲的主要内容:金字塔的构建和应用。
之前两篇讲了金字塔原理的what和why,详情看:《金字塔原理(1):金字塔原理的4个基本特征》、《金字塔原理(2):人类思维的3个特征》,后三篇重点讲how(如何应用)。
金字塔原理有三个结构:序言结构、纵向结构、横向结构。这一篇先来讲序言结构。
做过演讲的朋友都知道,人们不关心你说了什么,只关注自己想了解什么。即便你唾沫星子横飞,如果「与我无关」,那你仅仅是个没把门的喷壶而已。
在表达你的观点之前,首先需要一段「引子」吸引对方共鸣和关注,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你的观点才能娓娓道来,也才更有说服力。
这段「引子」就是序言,《金字塔原理》中归纳出SCQA模型,具体如下:
Situation:引入对方熟悉的“情景”。如最近社会新闻、共同经历,及公认的事实;
Conflict:说明发生的“冲突”。与情景发生矛盾、与预期不符;
Question:由此引发对方的“疑问”。为什么?怎么办?
Answer:对“疑问”作出“回答”。合情合理给到解决方案,且对方开始主动关注。
举个例子,如果你多个心眼,就会发现种草账号中多是这样的套路。比如要介绍一款除螨洗面奶,它会这么说:
S:人们不敢用前置相机自拍,因为皮肤差,痘痘、黑头、粉刺、毛孔粗大……
C:原来都是螨虫在作怪!面部油脂成为螨虫养料,螨虫会造成烂脸、过敏、长痘……
Q:天呐怎么办?
A:用XX除螨洗面奶,特含XX因子,有效清除脸上99%的螨虫……
接下来顺理成章推荐产品的功能和使用效果,如果你有需求,就有可能下单这款产品。
向别人推销一个商品或者理念,尤其是陌生人,第一步不是讲述自己有多好,而是突破对方的第一层心理防线,因为人们天然对陌生事物持有防备心理。在销售上,这叫做「卸下防备」。
有两种方式:
建立自身亲切感、信任感,让对方感觉无害。可以讲个笑话,幽默感能有效拉近彼此距离,或者先亮出自己的权威身份,让对方放心;
吸引关注,产生需求。让你主动来了解、打听、探索,找解决方法和答案。你就明白路边算命的为什么第一句话总是「小伙子你眉间紧锁,心中有事啊」。
这两种方式都可以运用到上边的SCQA模型中。
这种简单的序言结构能让受众按照你的思路快速进入主题,相当于愿意走进你的教室并坐下,你才有大段展开的权利。
二、再举个例子,做个练习做过文案的人大概都有这样一种体会:一篇文章耗时四小时,两个小时花在思考怎么开头上。开头即便做不到惊艳四射,起码也要做到顺理成章、低开高走。在我曾是一枚新媒体小编时,序言结构着实帮我解决了很多打开电脑不知如何起笔的困扰。
举个例子,曾经采访完新氧CEO金星后,中间干货部分已经整理很多,只是缺乏开头引入和贯穿。于是,遵循序言结构,写下了这样的开头:
这个开头很常规,却能用较短篇幅快速完成情景代入、产生好奇、提出问题的转换,从而进入到正题中。
序言结构应用文体广泛,如果你留心,会发现很多新闻报道、小说故事、广告文案都在使用,只是内容和篇幅不同。
比如这段常见的网络报道: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