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职场 >

为什么你疯狂加班,还是没啥产出?

时间:2020-11-17 09:23|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读:天天加班到晚上十点,却没有什么产出成果。这样的问题相信很多产品人都曾遇到过。本文作者与大家分享了腾讯大佬教的几个工作方法要点,学会并掌握这5个要点,定会助你提升工作能力,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快成长。

 为什么你疯狂加班,还是没啥产出?

最近越来越发现一个问题——“感觉团队的产品小伙伴都不太会工作”。主要表现在效果和工作时长完全成反比。天天加班到晚上10点,然后产出的结果……。(PS:偶尔摸鱼是肯定的,也没有怎么偷懒)其实就是工作方法的问题。其中需要记住一点:工作方法肯定能影响到工作能力

我做事的方式是刚入职场时,向几位腾讯的大佬请教后,自己边工作边整理的。(PS:方法肯定是对你有效的……)

一、产出一定有结果和目标

小伙伴A在周会上汇报工作时,从业务侧需求的沟通到需求的二次澄清,从立项到项目上线。最后在目标和结果产生的表现时,说——没有达到预期。问接下来是否有对应的解决方案时,说——暂时没有思考到。

后来才发现这并不是个例。而是大部分产品经理在工作时都会遇到的问题。没有结果的产出,过程再华丽只能作为复盘会的反思。

但是反思过后呢?一定要伴随着结果和目标。John一般是这么做的:

在梳理产品的过程中,这版本迭代需要在什么时间达到怎样的目标?

如果是业务侧活动类型(短期)的需求,需要同步业务侧制定运营计划(计划一定要伴随方案和目标),根据运营计划做产品迭代(用一次性解决方案还是做成可配置的常规解决方案?)

如果是产品规划(长期)需求,提前想好这个模块的迭代计划(通过产品路线图展示出来),和其他模块是否有衔接点?以及如何协同?

如下图所示:

 为什么你疯狂加班,还是没啥产出?

如果不能达到目标,解决方案是怎么样?

未尝胜先思败。想好后路很重要,版本的每次迭代都有三个deadline:需求澄清最后期限,产品评审最后期限和产品上线最后期限。

当业务侧提出活动类型需求,产品经理要和业务方沟通清楚没有达到目标的补救方案是什么?(PS:如果没有,让业务方梳理清楚了再沟通);如果是产品规划需求,尤其是在需求澄清最后限期没有思考清楚,那就给版本做减法,快速评审(评审如果都搞不定,那……)并跟进项目直至上线。

如下图所示:

 为什么你疯狂加班,还是没啥产出?

二、方向永远比执行重要

小伙伴B做事非常快,往往今天开完版本沟通会,两天后原型就已经梳理大半了。在版本确认会上,对自己所梳理的方案和结论自信满满。

然鹅,实际上在沟通过程中,其他小伙伴都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想法。久而久之,感觉自己真真正正的变成了“执行机器”。

John这儿强调的重点:执行都是搬砖的活(花一定的时间就行),而方向对了,搬砖都是很顺利的。

John一般是这么做的:

在版本沟通会上,把涉及到这版本的功能清单梳理清楚,同时也要把和模块有协同的模块梳理清楚,梳理清楚等待版本确认会上沟通……

比如在电商产品做积分商城时,除了把获取积分和消耗积分的点列出来,还要考虑积分的期限和积分后续是否可以抵扣现金(防止通货膨胀),其中消耗积分有没有兑换中心?兑换的流程是怎么样的?可不可以退货?等等。

如果没有想到对应的解决方案,咱去看看竞品,试着去拆一拆,他们是怎么做的?分成了几个版本?把竞品的功能清单和流程梳理出来。一起讨论讨论是否能被我们借鉴。

在准备方案的过程中,一定要反问几个问题:

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案?(最好的办法是找运营模拟下用户流程)

这个方案还需要补充什么?(试着把业务路径和用户路径梳理出来)

在这个方案中,每个环节有几条出口?我该怎么引导用户一步步走下去?(大致的功能流程图梳理清晰)

让业务方的小伙伴模拟后,提出他们的问题。(业务侧这一点时间还是有的,尽情的可以去打扰他们,哈哈哈)

通过一张图整理下:

 为什么你疯狂加班,还是没啥产出?

只要梳理清楚了,把这套方案拿到需求确认会上,我相信起码会给其他小伙伴一些感想。后续再去梳理细节点,这岂不是很清晰?

三、受众永远是第一位的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