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职场 >

这有一份广告人逃离指南

时间:2020-12-10 09:14|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语:广告行业,门槛儿低,需求量大,于是广告人越来多。曾经“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的光辉理想逐渐暗淡,在互联网营销冲击下,寻求转型或者已经转型的广告人与日俱增。今天,本文作者就围绕这个话题,总结了一份广告人逃离指南。

 这有一份广告人逃离指南

别否认,在某个通宵达旦、凌晨四点的加班夜;在你呕心沥血的作品被客户随口否定;在你一个小物料一篇微信稿修改了几十版,改到最后不知道怎么给文件命名;在专业分明明第一,却因为莫须有的理由输掉比稿的时候;你一定咬牙切齿发过誓——逃!离!广!告!业!

然鹅想归想,到底要逃离去哪?不干广告还能干什么?我想很多广告人都会感到迷茫。

这种迷茫我也曾有,也曾努力思考过不做广告做什么,包括在广告公司十几年,也曾亲眼目睹很多人离开这行业,去开辟一片新天地。那么这篇就来说说,广告人该如何逃离广告业。

一、去甲方

很多广告人转战甲方:一则是考虑薪水提升;二则是图个工作轻松,准点下班,不用像广告公司那么拼命;三来则是甲方比起乙方来,更深耕某个行业,更深入营销实践,因而能学到在乙方学不到的东西,不像乙方多是蜻蜓点水。

这是一条顺理成章的道路,不过很多人从乙方转到甲方会水土不服。

1. 首先是专业上的不服

因为广告公司更偏重“想”,看重你的想法、点子和创造性;而企业更注重“做”,重视创意与方案的可落地性、可执行性。

在乙方,想法落地的最终载体就是落在ppt上,把点子变成可视化的作品、有形的方案;而在甲方,则是要你把ppt上的想法变成现实,落地到市场上,实际执行出来。

那么,除了方案本身,你还要考虑团队执行力、预算、是否贴合企业文化,以及最重要的实施效果。甲方的策划们,不仅要负责想,还要负责做。

所以建议要去甲方的广告人朋友,一定要去有钱的甲方啊。就算活多压力大,至少身边有一群乙方围着你转,可以帮你出方案出谋划策。

去了没钱、公司又小的甲方,你怕是得一个人承担起市场部+品牌部的全部职责,品牌要你搭建,新媒体要你运营,渠道要你对接,客户要你开发,活动要你策划还要你执行。

2. 其次是文化上的不服

广告业的氛围,大体上是自由开放的,因为创意的诞生需要这样的环境。

衣服随便穿,发型随便留,可以边戴着耳机边喝可乐边工作,可以迟到早退(当然早退是很少的)、桌面上可以摆各种玩具和公仔,开会的时候能跟上司争执拍桌子……这样的氛围在很多甲方那里其实是没有的。

在中国,绝大多数甲方企业都是老板的一言堂,等级较为森严,企业文化较为保守,上司一句话,下属跑断腿,要无条件立刻马上执行,有意见保留。

在广告公司,我们经常被甲方催稿,死命催稿,不交方案下一刻就要起火就要死人的那种催稿。但是,等你拼命赶在deadline之前交了稿以后,再问甲方的后续反馈,那就石沉大海了,甲方一点都不着急。

这种事见多了,我就非常理解。很多时候,甲方着急,不是企业需求真的急,而是跟我们对接的甲方市场部人员急——他也要跟他的老板交差,他也有自己的deadline啊!

很多时候,只是企业老板随口一句话,要做一个什么方案,什么时间看到。然后他的下属就要像拿了令箭一样屁颠屁颠去执行,还有追着乙方紧赶慢赶做方案。等方案赶着做好,说不定老板早就忘了这回事了。

所以广告人啊,一定要尽量去文化开放包容的甲方。因为广告公司待久的人,作风经常比较散漫,也不太懂人情世故。

我记得有一年,我去一个甲方那里出差,当时我还留着一个小辫子。在客户办公楼下,无意被客户董事长撞见。他并不知道我是谁,只看到我的背影、带着一个小辫子上了市场部的楼。

于是董事长便要求人力资源部找到这个人,全公司通报批评。因为男生怎么可以留辫子呢?还穿着一条破洞牛仔裤,这跟流氓有什么区别?

从那以后,我就决定这辈子都不会去甲方了,像我这种发型经常换、穿衣服独树一帜、并且经常跟上司唱反调的人,在甲方恐怕是活不过两集的。

还有,我要提醒一下去甲方的广告人,不要觉得自己在乙方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对乙方的内部运作很了解,到了甲方就变本加厉地对待乙方。

很多对待乙方苛刻变态的甲方,其实都是乙方出来的。我劝你对前同行们善良一点。

二、去媒体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