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职场 >

关于熵增定律,你需要知道这些

时间:2020-12-17 11:28|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读:熵(shang)形容一个系统中无效的能量,用来度量系统的“内在混乱程度”。就像人的大脑,当事情堆积比较繁多,就会陷入“混乱状态”,熵值就越大。如果不及时进行优化,排序,减少,大脑最终会处于混乱的无序状态,影响人的自我成长。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做呢?本文作者对此进行分析,与你分享。

 关于熵增定律,你需要知道这些

平衡态是一个人“熵”最大的时候看似平稳安逸,实则假性繁华,危机重重。

长大之后发现,躺在沙发上非常的舒服,让自己静下来安静做一件事情就非常的难,有的人一个月可以胖10斤,但是减5斤就变的非常的不易。

认真观察,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是从“有序”变的无序,比如一星期不出门,屋子照样会变的混乱,我们一直在强调自律,可是却只有极少人做到。

生命与群体之间总是在发生着变化,比如公司大了,“组织架构”会变得更细化,反之体积就变的臃肿,官僚主义,流程化主义就变的多了,然而最后却发现“效率却明显的降低了”。

这些所有的现象,本质背后属于“熵增定律”。

根据资料记载,1998年亚马逊股东信里面,贝佐斯说到:“我们要反抗熵增”(we want to fightentropy),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也说过:“管理就是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对抗熵增“。

只有这样,在整个企业运行的过程中,生命力才会增加,而不是随着臃肿,效率低下默默走向死亡。

薛定谔说:“自然万物都趋向从有序变得无序”,即熵值在增加,而生命需要通过不断抵消其生活中产生的正熵,使自己维持在一个稳定而低的熵水平上,生命以负熵为生”。

在个人成长中,我认为每一个人都要意识到“熵增”,应该学习“熵减”,并成为一个熵减高手,这样你才能清晰的认知到哪些事情是重要的,那些应该快速攻破的。

01 什么是“熵增定律”

熵增定律提出是来源于1854年,一位叫克劳修斯的德国人,他认为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从有序走向无序。

如果没有外界向这个系统输入能量的话,那么熵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最终会达到熵最大的状态,系统陷入混乱无序。

 关于熵增定律,你需要知道这些

就好比上面这张图,当图中整体英文单词(ENTROPY)完整的时候,我们非常容易理解所表达的意思。

而它被完全打乱的时候,你就很难记住它,信息和信息之间的混乱程度就不可描述了,同时你与别人解释的成本也就别的更大了,因为无序,造成不确定也就多了。

再比如说:12345678

看起来非常有序,也非常容易记忆,如果把它打算重新排列,没有任何规则,那么自己可能就要费很大功夫找到其中的“规则”才能记住,要么是死记硬背。

说了这么多,先来了解下熵是什么?

熵(shang)形容一个系统中无效的能量,用来度量系统的“内在混乱程度”,好比人的大脑,当事情堆积的比较繁多,就会陷入“混乱状态”,相对,熵值就越大。

在物理学中,熵也是一个绝对值,能够计算出具体的数据,但是当人们把熵引入到社会中,有了“个人”的视角,相对也就多了一个“处理器”,系统的有序和无序也就成了相对的概念。

那么熵增的核心是什么呢?

从个人成长角度,我们每天大脑摄入各种各样的事情,学习各种知识等内容,大脑需要记忆,需要处理,也就意味着CPU系统中“熵值”在不断的增加。

如果不及时的优化,排序,减少,最后大脑无法多进程处理事情,它就会趋于混乱或者无序的状态中。

从核心定义中理解,熵增是基于两个潜质条件:封闭的系统+无外力做功,只有打破这两个条件,才能实现熵减。

何为封闭的系统?

不与外界环境,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称之为封闭式系统,即一个封闭的系统可能走向混乱,无目的,以及怠惰状态的趋势。

就好比人的大脑,若把一个人关在屋子里面10天不让出门,餐饮食品全安排好,没收与外界所有的联系工具,那么这个人就会出现“熵增”的状态。

为什么会出现熵增呢?

我们了解到“熵”是形同混乱程度,那么为什么会增长呢?简单的逻辑就是世间万物需要发展,发展就需要迭代,如果不保证有效的运行,它就会变得的混乱。

当然熵也是一种“不可逆的东西”,这也是最绝望的,什么是“不可逆”的行为呢?

运用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描述: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自发地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