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职场 >

论弱矩阵组织项目协调员的自我修养

时间:2020-12-21 09:27|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读:一个项目的完成,靠的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团队的集体努力。协调各方不是件易事,项目经理的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如何做好项目管理?本文作者基于自身工作经历,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思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弱矩阵组织项目协调员的自我修养

众所周知,学习过PMP的朋友都知道,我们在讨论一家公司的组织架构的时候,一般分为:职能型、项目型、矩阵型三种类型的组织。这三种类型的组织特点各有优劣,而就目前大环境的影响下,许多企业公司纷纷进行转型变革,最终形成了矩阵型组织。主要原因是:

职能部门之间的“墙”阻碍了转型,转型需要通过项目成为变革驱动力,但是这种驱动力将会消耗一部分能量在职能部门的隔阂中。这也是为什么公司组织团建,都喜欢将各自部门拆散,再形成单独的小组进行活动的原因。

项目型组织不利于员工的长期稳定的发展,这种组织类型多用于乙方单位,以项目为主导的公司。一家企业如果不保留职能部门,将导致资源分配不均,管理成本过高的情况发生。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结果与过程中进行了平衡,矩阵型组织一方面能够以结果为导向,做一成一的目标,同时能够聚焦做事层面,有效推进项目的进度。另外一方面,作为职能条线可以将项目的组织过程资产进行沉淀,将项目进行复盘形成固化的流程进行复用,也能更有利于整个项目的实施,也能很好的衔接项目结束后的运营工作。

 论弱矩阵组织项目协调员的自我修养

所以,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公司在保留职能部门的基础上,横向拉通形成项目部,往矩阵型组织发展。

但是矩阵型组织同样也分为了强矩阵和弱矩阵,有意思的是在很多企业公司去调研了解情况的时候,领导一般都会说自己是强矩阵,而经理干活的一般都会说自己是弱矩阵。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所在的这家公司到底是弱矩阵还是强矩阵?

其实只需要判断一点,那就是职能部门的员工在某天下午,可能同时有两个会议冲突,一个是来自职能部门的会议,一个是来自项目的会议,他选择哪一个,说明就是哪种矩阵。说的更直接点项目经理如果比职能经理对该名员工的考核权更大,那么就一定是强矩阵。

那么一般情况下,能做到强矩阵的组织应该说是非常少。原因还是上面所说,职能部门和项目部门本身就不是一个维度,项目是具备临时性,独立性的特点,做完就解散了。但是职能部门是提供90%以上稳定的工作内容和有效管理,对于员工也能更有体系的培养和明确的晋升通道。

这种情况下,是你,你下午选择开哪个会?

再进一步总结,绝大部分为弱矩阵和平衡矩阵组织下的项目经理,应该是具备“有责无权”的特点:

(1)80%时间花在支持型工作上面。包括通知各个职能业务部门开会(写会议卡),过程中记录(输出会议纪要),对于结论性内容(形成制度发文),跨职能线条、集团区域协调(拟工作函)。文秘工作是项目协调员必不可少也必须掌握的工作。

(2)管理权力有限甚至没有决策权。部门之间的协同难度大,导致项目决策难度大,项目推进缓慢。想象一下你是一位鼎鼎大名的厨师,要做出一道菜,满足桌上的湖南人想吃辣,四川人想吃麻,无锡人想吃甜,广东人想吃淡,山东人想吃卤的需求。弱矩阵组织下,如何确保各个职能部门对方案都满意,对结果都满意是项目组永恒的议题。

对于大部分“有责无权”的项目协调员来说,内心肯定都是挣扎的,痛苦的。但是,这里要说的就是,“有责无权”其实是对项目协调员最好的一种保护。

首先,在国内当前环境下,由于项目经理的筛选机制并不完善,导致企业并不知道究竟什么样的人适合当项目经理,什么样的人能凝聚项目团队,什么样的人能带领项目团队取得成功,再加上没有一套完善的企业级项目管理机制作为保障,因此就不敢赋予项目经理太多权力,从而导致项目经理有责无权的普遍现状。

很多项目经理都是临危受命,可能并不清楚业务背景或者并不具备一定的话语权,那么这种情况下动辄几百万的大型项目,赋予权力给项目经理实际上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

其次,项目的独特性就注定了它是创新的载体,而冲突是创新的来源,那么意味着企业必须依靠在可控范围内制造冲突来孵化创新。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