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职业的选择,是一条进阶的路。如果没有办法一下进入50强的公司,就考虑下500强;如果500强对于目前的自己有难度,就看看其他有口碑的公司。我们都想要最好的,那就为自己想要的最好去努力争取。
2012年的夏末,武汉天气依然炎热。我穿着人生第一套西服,挤上了从马房山出发到光谷的公交车。刚进入大学三年级的我,要去面试宝洁的暑期实习生啦。
现在回想起那个时刻,依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当时的我,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姑娘,为什么那么笃定地就早早开始研究如何进入宝洁?从此在快消行业摸爬滚打,收获了数不完的成长经验和职场故事,还有好朋友。
马上又到毕业季了,今天来聊聊,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到底该怎么选呢?
1. 你是谁?你想要什么样的工作?在很多人生重大的决定中,我都无数次地问自己这个问题。我是谁?我的优势是什么?我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发现自己的优势有两种方式,一个是读书,一个是实践。
所以,当你并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做什么的时候,可以鼓足了劲儿地折腾,升级打怪得靠装备呀,跌一个坑捡一个装备。在你大学时期时间成本极低的时候,把你感兴趣的事儿列个表,一件一件完成划去,最后看看哪些事情才是你想做第二次,甚至一辈子的?
我从两件事发现了自己的喜欢和不喜欢。
先说不喜欢吧,我不喜欢做培训老师。我是学英语专业的,我们这个专业找实习,最对口的就是新东方了。在新东方实习的时候,我带三人小班的初中英语,三个小朋友从学期开始,带到学期结束,认认真真写作业改错题的进步很快,老是偷懒走神的依然原地踏步。
真是捉急啊,恨不得给这个小孩脑袋装芯片!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我就知道我的人民教师的路是走不通了。润物细无声的耐心我算是耗光了,我得干点自己更能控制结果的活儿。
而在AIESEC我发现了自己喜欢做什么,我喜欢和商业相关的一切活动。比如帮外国学生找国内的实习工作,比如和机构谈校企合作,比如通过众筹办一场青年领导力峰会。
在这样的经历中,我近距离接触到了各种大公司的big name,比如宝洁、联合利华、Cisco、华为。更在各种活动邀请嘉宾的过程中,面对面地见到了这些公司的老师,跟他们聊天,努力地想一窥究竟。
那个时候我就想,世界五百强,对口的公司我都要试试。那时候,宝洁在大学生圈子里自带光环,又不限专业,成为了我的第一目标。
2. 成熟的培训体系,帮你快速从学生成长为职场人宝洁教我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公司可以提供一个足够大的舞台,赋予新人最好最全的装备包。
在帮助新人成长这件事上,宝洁绝对是一家成熟的公司。虽然快消行业的光环不复从前,宝洁黄埔军校的title依然实至名归。
大三的暑期两个月实习,其中一周是在广州总部集中培训,培训的开场就是“We only recruit the best of best”来给战战兢兢的实习生们鼓足信心。这也是我一直很欣赏的外企文化,不管干什么,你首先得相信自己,有了自信才好办事儿。
打完鸡血然后进行各项培训,从公司文化、产品到,从日常沟通到商务交流,甚至细节到如何正确使用outlook发邮件、订会议,把职场新人基本所需技能方方面面讲了一遍。白天培训,晚上和小伙伴们秉烛聊天,五湖四海的故事和欢笑,同频共振的快乐就像在昨天一样。
完善的培训体系,能让你以最快速度完成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型。没有培训,直接上手靠自己摸索,可能要花更多时间,走更多弯路。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一定要尽可能地在能力范围内选择成熟的公司。除了培训之外,一般成熟公司有明确的分工体系,各司其职,也基本不会让新人整天做复印啊、接待的杂活儿。也更有底气让新人独立承担更大的项目,因为公司有足够的Plan B去承担你成长的风险。反之,抗风险能力弱的公司,对人才的培养也会更保守些。
什么?去创业公司才能快速成长,独挡一面?
我们大部分都是普通人,普通人的选择只能看概率,不能看运气。创业公司虽好,但太考验选择的眼光,对于白纸一样的大学生而言,信息不对等,判断难度太大了。
小米的投资人之一,晨兴资本的刘芹曾经给出一个数据:以IPO为标准的话,创业成功的概率只有五万分之一。而美国的创业公司,一年后40%会死掉,5年后死亡率高达80%,而能够存在10年的公司,仅占4%。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