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职场 >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式

时间:2021-02-12 21:56|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你有没有相同的经历:每天的工作多到不行,忙到晕头转向,一天结束一写日报,其实什么工作也没做好。如果你有同样的困扰,那这篇文章将会帮助你解答困惑。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式

我在里面讲过,未经审视和评判的idea通常不是好idea,没人负责的事情通常做不成功,头脑风暴是负责人或业务领导偷懒的表现,因为头脑风暴看上去简单、民主,人人喜欢。但头脑风暴效果极差,结果往往是本想偷懒最后却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既然说到偷懒,那今天我们聊聊,什么是正确的偷懒?产品经理作为产品负责人,如何在工作中正确的偷懒?

今天你努力工作了吗?

我们较真儿一点,努力工作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个员工朝九晚五上班是努力工作吗?

996 / 007 是努力工作吗?

一个员工比别人上班早下班晚,是努力工作吗?

一个游戏公司的员工上班打游戏是努力工作吗?

一个产品经理每天参加公司的各种会议随叫随到是努力工作吗?

我没做过调研,但如果真把这个问题摆上台面儿,我猜很多人会说:“这事儿还真不好说”。

“不好说” 说明评判标准不清晰。所以,不要很傻地说我工作很努力,因为你不知道你自己在讲什么。努力工作不好评判,你还玩命干,那累死的就只能是你了。

衡量工作成果看什么?

要事当先。先搞清楚,你的工作成果用输入衡量还是用输出衡量?应该没有多少人说“我的工作成果不看输出只看输入”。那为什么衡量输入是最差的方法人们还经常用输入去衡量工作?

因为很多人搞错了工作的类型。

有些工作的输入和输出呈线性关系并紧密相关。

输入和输出保持线性比例,输入越多产出越多。这类工作通常不需要太多创意,比如小卖店店主、农民工、餐馆服务员,这类工作,衡量输入就相当于近似衡量输出。

有些工作的输入和输出并不呈线性关系。

输入和输出近似指数关系。微小的输入通过增益放大带来巨大的产出。

这类工作通常需要创意。绝佳的例子是工程师。一个优秀工程师的几行代码可能被几亿用户使用,一个差劲工程师的几千行代码,可能根本没人使用。产品经理也是一样。好产品或功能被几亿用户使用,烂产品或功能几乎没人使用。

为什么你要累死了?

作为产品经理,你的工作更多依赖于创意和创新,工作成果不靠体力而靠产出来衡量。如果你一直加班,如果你一直996/007, 如果你觉得你要累死了,那说明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你的工作方式。

一定是工作中有些地方没做对——

同样的产出情况下,你比别人输入更多;996 比 8 小时工作多出了接近 30% 的输入。

比别人输入多 30% 的情况下,你并没有相应的增加 30% 或更多的输出。

你的输入没有得到相应的指数级的放大。 要带来指数级的产出,必须找到输入的增益放大器。增益放大器就是人们常说的80-20法则—— 用20%的力气做80%的效果,这不是为了省事,终极目的是用100%的力气做出400%的效果。这才是正确的偷懒!

那些十分有效但常被忽略的增益放大器 第一条,永远第一时间回复老板的信息

10倍 / 指数级增益放大器!

(1)有助于建立你和老板之间的互信

如果双方互信,很多事情和决策不需要过多解释;如果不互信,每个行为都需要不停开会、写邮件、发短信。

第一时间回复老板的信息,逐步建立起“你是可以依靠的团队成员的形象”,建立互信,省掉不必要的若干会议和邮件。

(2)有助于获得信息和人力资源的杠杆效应

如果你不直接管理团队,你能推动的资源会十分有限。你老板掌握更多的信息(可能都是关键决策信息),能调用更多的资源(可能都是关键人物资源)。第一时间回复老板,你就第一时间连接上增益放大器,即获得的信息的优势,也获得调动资源的优势。

假设一个项目需要调动销售、工程、市场、财务和售后部门,每个部门需要1~2个人配合,杠杆效应至少是5倍到10倍。

(3)有助于及时更正行动策略和路线

你的思路总有不周全的时候,第一时间回复老板获得策略和方向的指导——方向对了,能省掉无数的无效工作。

雍正皇帝有一句著名的话——“朕知道了”,就是增益放大器的绝佳证明。当个帝国的信息不断的汇总上来,当帝国需要核心决策者做出决定的时候,一句“朕知道了” 很好的表达了决策者的态度,整个帝国数以百计的中央官员和数以千计的地方官可以围绕着这个决策展开行动。

工作中,尽快拿到类似“朕知道了”这样的领导层决策,迅速修正、执行策略和路线。

第二条,所有观点附上数据来源

10倍 / 指数级增益放大器!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