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读:时间步入8月中旬,新一届秋招已经开始,又有一大批毕业生迈入职场。刚进入职场的萌新,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迷茫。本文作者总结复盘了自己作为两年交互设计师的经历,与你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开心、迷茫、绝望、平静、成长,毕业后才是真正完善自我认知过程的开始。
图片来源:拍摄于《人看花 花看人》一书
阶段一:工作前三个月 除去学生心态,完成职场人转换刚刚踏入职场的新人,经常会有一种习得无助的感觉,小到怎么与同事相处,大到怎么完成工作任务,都必须自己面对,不会再像学校一样可以有商有量,学生心态多多少少还是会存在,我总结了典型的学生心态有:
缺乏自主性,需要被安排。
喜欢要求和抱怨别人,不会自我反省。
老好人心态,不会拒绝。
玻璃心的小公主,需要被肯定。
以上心态问题,往往自己是比较难觉察的,如何完成心态上的脱敏呢?
职场不像在学校里一样,所有事情都等着被安排,事实上是没有人会过多的关注你,所以需要主动性。主动与同事开启对话,主动去询问可以帮忙做些什么,主动去要些材料查看,主动去了解项目情况,不懂就问,别憋着。
“我不会,所以你要教我;我不明白,是你没有说清楚;我想要学习,但没有人带。”不要把期望值强加于人,大家都很忙,没有人有这个义务和时间去教你。
学会适当拒绝。会消耗自己大量时间且没有意义的“帮忙”慎重考虑,不然煎熬但只会是你自己。
学生时代,完成了一项任务,就会等待着老师的评价、打分和肯定。但在职场中,结果为导向,会有各种人对这个结果进行批判,你做的好有时候也不会得到肯定,要记住:你优秀别人也不一定会承认你很优秀。相信自己很优秀。你不重要,你也很重要。
不仅仅是设计流程,更要熟悉整个产品流程记得刚开始接到需求时,完全不知道怎么入手,也不知道怎么和产品沟通,产品给的功能需求文件还没能理解,就打开axure,开始构思设计稿的输出,这样往往是很局限的。
整个产品流程中,设计只是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在拿到需求开始设计前,若能了解整个产品项目的规划及目标,以及各流程阶段的负责人或时间节点等信息,就可以提升自己对于整个产品设计时间及目标的把控力。
产品流程中需明确的信息:
产品各阶段的对接人(如研发、测试等,更高阶可了解各对接人的性格和喜好)。
产品上线的时间节点(也是为了预留还原走差时间点)。
产品下阶段规划。
产品短期及长期的KPI。
信息同步的重要性一个人可以走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很远。设计任务不是一个人闷头苦做就可以,也需要和多方(产品、研发、测试、设计、上级)进行沟通。沟通协作的重要一点就是信息的同步,信息的不同步会降低效率,甚至会耽误进程,造成严重的后果。
设计团队通常会通过「排期」这个方式进行信息同步的管理,排期的目的有以下几点:
让上级知道你每天都在做什么,从而更合理的安排资源和时间,提升协作效率。
在发生因需求变动而造成延期等情况下,留有证据。
排期是为自己排期,不是为别人排期。
阶段二:工作一年 设计局限,主动争取机会和项目,从长远思考设计需求是产品经理给到设计师,通常接到需求后,设计师根据原来的产品逻辑,进行设计层面上的优化。若不了解产品本身,就会因为需求的变更及理解上的差异,导致设计方案频繁更改,从而设计师会处于超级被动的情况。
如何避免设计局限性,拥有更多话语权呢?
从业务的角度思考。
主动争取机会,打造专业影响力。
首先,作为一个交互设计师,不能按照产品给什么需求就做什么需求,原来的产品逻辑,不一定是正确的。接到需求之后,需要了解产生需求的业务背景是什么、产品目标是什么、产品用户人群、使用场景等信息。尤其需要对需求进行验证,多问为什么,比如:
这个需求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能具体描述下发生场景吗?
用户真的会有这个痛点吗?
你们希望能达到什么效果?
询问过程中,不要和产品聊解决方案的“好坏”,要问他们想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再去思考如何用设计去解决。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