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语:群面作为一种高效筛选候选人、提高公司招聘效率的好办法,被互联网各大厂广泛应用于春秋招流程中。但与此同时,互联网群面也意味着通过率低以及不确定性极大。接下来,本文作者就跟大家聊一聊如何才能顺利通过互联网群面?
对于应届生秋招和春招而言,大部分情况下第一轮面试就是群面。当然,对于部分实习招聘以及社招来说,第一轮面试也是群面,所以群面是所有人都必须重视的一场面试。
群面的专业术语叫做“无领导小组讨论”,是指一群人,围绕同一个问题展开讨论,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结论汇报给面试官,然后面试官根据整个过程中每一位求职者的表现进行打分,以此决定谁能进入下一面的面试形式。
群面的淘汰率相当高,一般是10进2的比例,针对这个通往offer之路上的“拦路虎”,我们该如何准备呢?
一、群面你该提前知道这三点 1. 群面考核什么能力及如何打分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第一个问题是:公司希望通过群面这个过程考察求职者的什么能力呢?也就是群面的定位问题。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无领导小组讨论真实的模拟了上岗之后一个团队的合作日常。主要考核一个候选人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影响力这六种能力。
那作为公司面试官是通过哪些问题考核这些能力的呢?给大家看一份群面考核问题表,在准备群面的过程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当然每家公司的考核要点可能有所差异,大家仅做参考即可。
在整个群面过程中,虽然面试官全程不参加讨论,但是依然会非常累,因为要实时捕捉每个人在面试过程中的发言细节,并以此进行打分,最终的得分情况会决定一个求职者能不能进入下一面。
2. 群面的人员配备一般情况下,群面人员配备为8或10位求职者+1位业务面试官+1位HR面试官。对企业来说,每场群面人员配备的确定一般会参考两个数据:求职者人数和面试官人数。
为了避免专业能力的差异造成误判,一般会至少配备一位业务面试官和一位HR,这样可以尽可能全面的考察求职者的能力。
而求职者为什么定为8人或10人,更多的是经验所致。少于8人时,经常会出现由于人数少,讨论不激烈的情况,也就很难全面的考察人才;而多于10人时会导致三个问题。
因为人数太多,导致每个人发言机会少,求职者很难全面的展示自己的能力;
人数多导致想法更加的分散,会增加团队最终达成共识的难度;
人数太多会给面试官带来选择压力,面试官之间产生分歧的可能性也会加大。
当然一切都有例外,不同的公司也会有所不同,都是根据现实情况做出相应调整。有些公司一场群面会安排14-16位求职者,然后针对同一个议题,将求职者分为两组,看哪一组完成的好,然后“团灭”表现不好的一组。
有些公司的岗位由于报名人数有限,会相应的减少群面的求职者数量,比如6人一组或7人一组,甚至如果一个岗位少于6位求职者,公司会直接改为单面,不再采用群面的形式。
3. 群面流程接下来,我们继续聊一下群面流程。
进入面试场所之后:第一步每人一般一分钟左右的自我介绍 ,这有别于一对一面试的自我介绍,简单的说一下名字、学校、做过的项目即可,目的是让面试官以及其他求职者记住你;第二步面试官公布面试题目及规则;第三步进入正式面试流程。
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群面的总时长通常设为40分钟~1小时,具体时长要根据每家公司的题目难度以及群面人数而定。
如果是1小时,典型的时间划分方法为 10分钟的题目阅读及思路梳理+10分钟的个人自由阐述(每人1分钟)+30分钟的交叉讨论+10分钟的总结汇报。
汇报结束之后,如果面试有补充问题,则需要求职者回答完毕之后才能结束群面流程;如果面试官没有问题补充,则群面流程到此结束。至于面试结果,一般情况下是HR通过电话或者短信的形式进行通知,如果不幸没有通过面试则不会受到通知。
所以群面结束之后,最好大家相互之间拉一个微信群,做到信息互通。
二、群面解题之“道”在了解了群面的基本信息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学习掌握群面题目拆解这把通关钥匙。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