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读:产品经理是个包容性很强的职位,不管是什么专业什么年龄,都有可能成为产品经理,所以才会有“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个口号的出现。本文作者梳理了他是如何从一个项目经理转型至产品总监的,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我的转型之路,除了上编文章说的《从程序员到项目经理:我的转型之路》。还有一次比较重要的转折点,就是一年之内从项目经理转型至产品总监。
首先还是重述一下写这系列文章的目的。
目的如下:
能够从梳理和总结的过程中回顾那段扎根的日子,也能够从中拾取前进的能量。
能够通过自己的经历分享,给予和我曾经一样的新人以动力,老人以共鸣。
咱们紧接着上篇文章,这次转型可以理解为之前扎根后的结果之一,也源于直至今日依旧没有忘记初心。所谓初心,我理解为即便无人问津,对梦想依旧执着。我相信,梦里能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能到达。
基于上次转型之后,我离开了上家公司,来到了现在的公司,管理公司的外包项目。虽然正式走上了项目管理的岗位,依旧是B端产品,但是这次的行业跨度很大,从互联网金融行业转到了互联网物流行业,也正因为自己看重了这个行业才来到了这家公司。
我管理的这个项目历经了近一年的产品设计,在外包团队开发了三个月进行第一次里程碑验收的时候,实际的项目进度却发生了严重的延期。其中有我经验粗浅的原因,也有商务和外包公司老板的纠葛。项目遭遇失败,商业合作丑闻,分公司负责人去世等一系列变故。最后,经过公司评估决定终止和外包公司的合作,并且走上了对簿公堂的地步。然后由我独自将外包的项目收回,组建技术团队。带着两个小伙伴,经过连续三个月的日夜奋战将产品第一版本上线。上线之后由于产品经理离职,中途频繁更换了三个产品经理,过程中我同时兼顾着项目经理和产品经理双岗位,实际上过程中的曲折和人际关系的斗争远比描述中的要波折得多。
然而产品实际运营一年,但是一直没有特别大的起色。公司决定技术和业务转型,遂将此产品下线并解散整个Java团队(公司还有PHP团队)。我经历了这个产品的从0-1,再到1-0,包括技术团队从无到有的组建,再到解散。然后和团队成员一个一个的沟通、解释(技术团队当时已经有9人,还有我从上家公司挖过来的3个同事,当时是极其愧疚和自责,如果有小伙伴看到了,真心跟大家再次道歉)。这次经历造成了我对公司的不信任及自己的怀疑。大家陆陆续续地离开,我做着最后的项目收尾工作。也正是这段时间让我从失落的情绪中重新思考,转型的经历才正式开始。
这次我想分为三个部分来和大家分享我的这段经历。
第一部分,如何被动转型变主动转型,到管理整个产品团队?
第二部分,转型过程中做了哪些改变和突破?
第三部分,转型之后我的困惑和反思。
一、如何从被动转型变主动转型,到管理整个产品团队?职场转型,大部分情况应该都是主动自己选择的,但是我这次转型算是有一定的被动性。因为在公司已经待了三年,直接上司也更换了两个。当自己准备离开时,CTO向我抛出来橄榄枝,问我有没有兴趣转型为产品经理,并且给我分享了很多自己的经历及产品岗和技术岗之间的差别。类似从岗位的视野、职业发展、我的优势等,云云(当时公司产品部还不是很完善,各方面都有缺失,并且需求基本都是研发说了算)。
一段思考过后,我竟然就这样转型成了产品经理。如果问我一个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觉得产品经理的工作比写代码要简单太多吧,这里有懒惰的成分在。
其实,等我真正开始接触这个岗位的时候,才认识到自己的自负和无知。当然,既然来了总要做点什么,我开始放低姿态从0开始学习如何使用产品工具(Axure、Sketch、墨刀等),如何画出炫酷的原型,如何写出合口味的文档。
同时,我的原型也一定不能比其他产品经理差,即便是B端产品,我也一定要做高保真的原型,也一定要做出来所有的交互和链接,我认为这是产品岗位立本之一。当然过程中还有很多心理因素需要改变,突然从一个部门经理变成了产品经理的小弟。也不知道是因为之前本身就有需求收集的经历还是自己的执着,还是从中得到的正反馈。我开始喜欢上了产品这个工作,以致于我变得主动接受这次转型。
接下来,因为我这种蛮劲,公司决定让我独立负责一个新的业务产品。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